1.综合题- (共3题)
1.
(斗志昂扬的起义)
材料一

(1)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这块浮雕反映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不切实际的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2)通过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为什么这种社会难以实现?
(争权夺利的内讧)
材料四 在太平天国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手上,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3)材料四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哪两位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利?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导致了哪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发人深思的结果)
(4)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

(1)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这块浮雕反映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不切实际的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2)通过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为什么这种社会难以实现?
(争权夺利的内讧)
材料四 在太平天国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手上,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3)材料四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哪两位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利?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导致了哪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发人深思的结果)
(4)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备受凌辱、任人宰割的时期,那一个个战争的失败,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落后的民族敲响了警钟。
材料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中国往何处去?从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到自上而下的改革,再到举行武装革命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进行大胆探索。
材料三: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奋起抗争、保家卫国的时期,从林则徐到左宗棠,从邓世昌到杨靖宇,……这些感人的故事见证了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
请回答:
(1)三则材料都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请写出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材料一中,哪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见证了中国落后的足迹?(写出2个即可)
(3)材料二中提及的“有识之士”为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进行了哪些大胆的尝试?共同的结果如何?这些结果给你哪些启迪?
材料一: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备受凌辱、任人宰割的时期,那一个个战争的失败,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落后的民族敲响了警钟。
材料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中国往何处去?从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到自上而下的改革,再到举行武装革命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进行大胆探索。
材料三: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奋起抗争、保家卫国的时期,从林则徐到左宗棠,从邓世昌到杨靖宇,……这些感人的故事见证了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
请回答:
(1)三则材料都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请写出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材料一中,哪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见证了中国落后的足迹?(写出2个即可)
(3)材料二中提及的“有识之士”为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进行了哪些大胆的尝试?共同的结果如何?这些结果给你哪些启迪?
3.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迥然不同,后期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什么旗帜?
(2)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3)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4)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什么旗帜?
(2)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3)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4)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2.选择题- (共15题)
7.
1902年,一位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认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当时:(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
8.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增加通商口岸的数量 |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C.占领北京城,控制清王朝 |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
9.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
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10.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①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③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④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③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④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1.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为中国谋幸福,孙中山所采取的活动不包括( )
A.推翻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 | B.创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
C.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国共合作 | D.领导武昌起义,推翻封建制度 |
13.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居胜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14.
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属于他们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
B.汉阳铁厂 |
C.湖北织布局 |
D.江南制造总局 |
15.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北伐战争 |
17.
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 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