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光辉的历程)从1921年到2016年,95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
材料一: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次“大会”是指 ,发生于 年,地点在 。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次“大会”参会人员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
材料二: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4)通过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5)以 1936 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按照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
创举(或事件) | 意义 |
① |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② | 改变了军队,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
井冈山道路 | 开创了一条③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
材料二 202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品读***的《长征》,帮助他们完成纪念活动。

(2)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杂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选择题- (共30题)
A.创办福州船政局 | B.收复台湾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 D.收复新疆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
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A.鸦片战争的炮声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甲午战争的惨败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A.瑞金一遵义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吴起镇一会宁 |
B.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吴起镇一会宁 |
C.瑞金一遵义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会宁一吴起镇 |
D.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会宁一吴起镇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
B.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
A.南昌起义前夕 |
B.秋收起义后 |
C.第五次反“围剿”中 |
D.遵义会议后 |
A.朱德 | B.叶挺 | C.贺龙 | D.刘伯承 |
A.南昌起义 | B.中共“一大”的召开 |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D.中共“七大”的召开 |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 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
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 |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 |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B |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C | 1937年,“七七事变” |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
D | 1938年,台儿庄战役 |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A.A |
B.B |
C.C |
D.D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华北事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