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历史长河中穿行,悲愤在心中燃烧。曾几何时,绚丽开放的罂粟花啊,变得魔鬼般狰狞!轰隆隆的炮声,带来了所谓的文明,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听,可是失去的儿女们,在呼唤母亲……
材料二

材料三 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吏新编》
材料四 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中写道:“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1)材料一中为了防止这一毒品流毒于中国,中国人努力抵制,请写出相关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请你说出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那是失去的儿女们在高呼母亲”这个条约中失去的儿女是谁?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当时的的中国有哪三支粗具规模的新式海军?图二中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反映了当时在中国出现了什么形势?其中,日本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哪里?
(5)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在近代历史长河中穿行,悲愤在心中燃烧。曾几何时,绚丽开放的罂粟花啊,变得魔鬼般狰狞!轰隆隆的炮声,带来了所谓的文明,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听,可是失去的儿女们,在呼唤母亲……
材料二

材料三 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吏新编》
材料四 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中写道:“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1)材料一中为了防止这一毒品流毒于中国,中国人努力抵制,请写出相关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请你说出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那是失去的儿女们在高呼母亲”这个条约中失去的儿女是谁?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当时的的中国有哪三支粗具规模的新式海军?图二中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反映了当时在中国出现了什么形势?其中,日本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哪里?
(5)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
读史有感题: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不断探索强国之路。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19世纪中下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写出两次即可)
(2)材料二中“从器物层面探索强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然而,这个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请分析形成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3)材料二中“变法”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两个代表人物?
(4)在探索富强之路上,国人前进的道路是艰难的,却更是坚定的,现在的中国更需要好的强国之路,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不断探索强国之路。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19世纪中下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写出两次即可)
(2)材料二中“从器物层面探索强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然而,这个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请分析形成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3)材料二中“变法”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两个代表人物?
(4)在探索富强之路上,国人前进的道路是艰难的,却更是坚定的,现在的中国更需要好的强国之路,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选择题- (共15题)
4.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
5.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选自《天朝的崩溃》)书中所写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综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粹,园内收藏着无数的稀世珍宝和古代文物。有一天,一伙强盗闯入这里疯狂抢劫,然后把它付诸一炬。这伙“强盗”指的是( )
A.英军 | B.英法联军 | C.八国联军 | D.日军 |
11.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
B.割占中国领土 |
C.打开中国市场 |
D.争取外交平等 |
12.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瑷珲条约》签订后 |
C.《马关条约》签订后 |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13.
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5.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