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5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0

1.综合题(共1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次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此强盗行为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哪一场战争中?

材料三:某诗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诗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事?这件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四: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4)材料中“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2.选择题(共24题)

2.
1903年,北京某茶馆中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你认为四人中谁说的不符合史实(  )
A.张三说他在日本人开的工厂中做工
B.李四说他曾在菜市口见到处决义和团
C.老赵说他现在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孙某说他去山海关时见到许多外国兵
3.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成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驻兵
4.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5周年,下列关于甲午战争的讨论,表述准确的是 ( )
A.黄海大战中牺牲的左宝贵是民族英雄
B.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辽东半岛人民遭受日本50年的奴役
C.战争结束于1895年
D.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 美国B.英国 法国C.英国 俄国 D.俄国 日本
6.
某校准备举办太平天国运动陈列展,请你将以下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①金田起义
②北伐
③定都天京
④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
7.
钱乘旦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历史事件(  )
A.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B.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
C.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D.提倡扶清灭洋
8.
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9.
“窃以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尊隔之故。”此论证变法图自强的必要性的《上清帝第四书》,上书者最有可能是(  )
A.李鸿章B.曾国藩C.康有为D.袁世凯
10.
表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 )
A.梁启超B.谭嗣同C.康有为D.邓世昌
11.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2.
学习历史要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最大不同是
A.割地
B.赔款
C.开埠通商
D.投资办厂
13.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起义领袖是洪秀全
B.起义的时间是1851年—1864年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D.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14.
“(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材料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   )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西藏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D.左宗棠在新疆设立了行省
15.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16.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B.血洗北京城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南京大屠杀
17.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8.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
一个外国人在征得清政府允许后,在苏州开办了一家工厂。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20.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2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2=3,S2=2.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blank#}1{#/blank#}(填“甲”或“乙”).
21.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2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2=3,S2=2.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blank#}1{#/blank#}(填“甲”或“乙”).
22.
1895年,身居北京的居民可能看到的历史情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戊戌变法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3.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开平矿务局D.汉阳铁厂
24.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师夷长技、自强
B.民主、科学、新青年
C.民族、民权、民生
D.适者生存、变法图强
25.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 )
A. 《中外纪闻》《湘学报》 B. 《时务报》《国闻报》
C. 《洲学报》《知新报》     D. 《天演论》《变法通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