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51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综合题(共2题)

1.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面对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出来。
(3)在一次又一次列强的侵略战争中,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你简述一下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
(2)材料一、二中的李鸿章和曾国藩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请举出两位。
(3)结合材料三,洋务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材料和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为什么会以失败收场?

2.选择题(共21题)

3.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6.
曾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并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D.左宗棠
7.
近代中国,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8.
火烧圆明园的是( )
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C.日本D.俄美
9.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
C.当时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10.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入侵北京城有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11.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近代史上使厦门蒙辱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
鸦片战争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红巾军起义B.白莲教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13.下面是小明整理的学习笔记内容。据此回答小题。

14.
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5.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根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前后仅83天;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帝制,前后不到12天就失败了。以上史实说明(  )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君主制使时代潮流
C. 近代中国实现民主化 D. 人民群众已不再支持袁世凯
17.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B.学器物——学思想——学制度
C.学制度——学器物——学思想D.学思想——学制度——学器物
18.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A.同盟会B.强学会C.兴中会D.国民党
19.
下列对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20.
孙中山曾题一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此挽联是为了悼念(  )
A.陆皓东B.秋瑾C.宋教仁D.黄兴
21.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
A.康有为B.梁启超
C.谭嗣同D.光绪帝
22.能量流动的特点:{#blank#}1{#/blank#}.
23.
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