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高州高州二中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上历史《第一教学月质量检测试卷(三)》(word版,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5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南京条约》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哪个条款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
(2)材料二条约的签订跟哪场战争有关?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南京条约》相比,该条约最大的危害体现在哪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请指出该条约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综上所述,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志士,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二: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误国殃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2)材料一中法、英、俄“心胆寒”“势萧然”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材料原文回答)
(3)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指出2个即可)?它们何时开始侵略中国?
3.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2.选择题(共15题)

4.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作战双方没有变化B.原因一脉相承
C.性质一样D.结果大同小异
7.
禁毒英雄林则徐在上书道光帝的奏则中;“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最终打动了道光帝。根据材料,道光帝答应林则徐禁烟的根本目的是( )
A.鸦片走私导致财富外流B.吸食鸦片迫害了中国人民的体质
C.吸食鸦片导致人民家破人亡D.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8.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其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9.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10.
某文献中记载;“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该文献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1.
(2015·湖南衡阳)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2.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
A.赔款2亿両白银
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C.增开沙市。重庆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13.
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在此背景下,出现了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4.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5.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
A.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6.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运动的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派遣海外留学生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17.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18.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3.单选题(共1题)

19.
从“1856年”“杨秀清”“韦昌辉”“由盛转衰”等历史信息中,你能够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