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2)材料二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3)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结合学过的内容列举出来。
(4)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提出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这次政治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3)哪一个条约的签订才引起材料二的发生?与《南京条约》比较,这一条约新增加的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材料一: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书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愿望与要求?这些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阶级经济利益的主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0题)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D.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瑷珲条约》使英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
③《马关条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A.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C.甲午中日战争——康梁联合各省举人“公车上书”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派掀起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
A.王鹏一家迁居香港,加入了英国国籍 |
B.小牛在上海一家日本工厂做工,回家时给父母各代一双英国生产的洋袜子 |
C.英国商人怀特在广州做生意,交纳的关税须由中国和英国共同商定 |
D.王蒙在厦门开了一个经营英货的商铺 |
A.鸦片战争的结果 | 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 C.清政府的腐朽 | 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 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A.揭露历史真相 | B.引入西方理论 | C.倡导维新变法 | D.颠覆孔孟学说 |
A.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