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列强侵华的暴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血泪史,列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某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阅读上述材料,仔细辨析,思考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清朝派谁去签订这个不平等条约?(2分)
(3)根据材料三,请问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分)
(4)上述几个条约的签订及相关的战争对中国有怎样的危害?(2分)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某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阅读上述材料,仔细辨析,思考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清朝派谁去签订这个不平等条约?(2分)
(3)根据材料三,请问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分)
(4)上述几个条约的签订及相关的战争对中国有怎样的危害?(2分)
2.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1)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请问这个运动的性质是?
(2)根据材料二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
(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还传播了什么思想?
(5)根据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1)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请问这个运动的性质是?
(2)根据材料二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
(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还传播了什么思想?
(5)根据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有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北文化日报》(如右图),图中报道的历史事件是震惊中外的什么事件。(2分)发起这场事件的爱国将领都是谁?(4分)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6.
中日关系: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之间的关系说不尽也道不明……
材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照片,抹不去的民族伤痕。

材料二:自1986 年以来 , 已有多名日本在职的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1994年5月 , 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 :“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
材料三:钓鱼岛撞船事件后首次中日首脑正式会晤“胡菅会”11月13日终于在横滨匆匆登场。会晤失去了往日的亲热和笑容,而略显拘谨和勉强,但这也正是目前中日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三个图片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中?(2分)
(2)材料二表明日本国内右翼分子对这次战争的态度怎样? (2分)
(3)请你用具体的历史事实及数字驳斥日本右翼分子所谓的“ 南京事件 ”。(2分)
(4)你认为应该怎样应对今天的中日关系的困局?(4分)
材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照片,抹不去的民族伤痕。



材料二:自1986 年以来 , 已有多名日本在职的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1994年5月 , 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 :“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
材料三:钓鱼岛撞船事件后首次中日首脑正式会晤“胡菅会”11月13日终于在横滨匆匆登场。会晤失去了往日的亲热和笑容,而略显拘谨和勉强,但这也正是目前中日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三个图片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中?(2分)
(2)材料二表明日本国内右翼分子对这次战争的态度怎样? (2分)
(3)请你用具体的历史事实及数字驳斥日本右翼分子所谓的“ 南京事件 ”。(2分)
(4)你认为应该怎样应对今天的中日关系的困局?(4分)
2.简答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33题)
8.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D.洋务运动破产 |
10.
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中国近代第一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⑤蒋家王朝覆灭
①中国近代第一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⑤蒋家王朝覆灭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20.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事件或事物中与中国近代第二期运动相关的是哪一个?
A.公车上书 | B.京师同文馆 |
C.《孔乙己》 | D.黄埔军校 |
29.
***曾提笔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 B.百团大战 |
C.平型关大捷 | D.渡江战役 |
32.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著名七律所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战役?(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38.
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