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积极作用?
(2)“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
该事件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3)“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积极作用?
(2)“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
该事件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3)“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2.选择题- (共51题)
5.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黄海战役
③火烧圆明园
④签订《辛丑条约》
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黄海战役
③火烧圆明园
④签订《辛丑条约》
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⑤④ |
B.①②⑤③④ |
C.①③②⑤④ |
D.①③②④⑤ |
7.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
D.老四1902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8.
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 )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
C.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
11.
下图是发生在2009年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会上的一个场景,图中正在拍卖的是中国圆明园铜兽首(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流失是近代史上哪些列强造成的


A.英法联军 |
B.俄日联军 |
C.美俄联军 |
D.八国联军 |
15.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17.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8.
“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材料主要揭露了
A.《南京条约》的危害 |
B.中俄《北京条约》的危害 |
C.《马关条约》的危害 |
D.《辛丑条约》的危害 |
20.
“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与这段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2.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26.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
27.
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②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②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②①③④ |
D.④①②③ |
29.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武昌起义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成立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30.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C.民主与科学 |
D.马克思主义传播 |
31.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
A.萍浏醴起义 |
B.黄花岗起义 |
C.二次革命 |
D.辛亥革命 |
32.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一段话,针对的是袁世凯的哪一行为?
A.出卖维新派 |
B.刺杀宋教仁 |
C.出卖国家利益 |
D.复辟帝制 |
36.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37.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41.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42.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44.
下列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湘江战役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①湘江战役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A.①②④⑥③⑤ | B.①②⑤③④⑥ | C.②①④⑥⑤③ | D.①③④②⑥⑤ |
47.
在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的会议上,***指出“需知政权是从枪杆子里面取得的。”***最早亲自实践自己这一理论是在( )
A.领导南昌起义 | B.领导秋收起义 |
C.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 D.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
49.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
52.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53.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就是***。***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
3.填空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