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材料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讲这番话的?
(3)从以上历史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材料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讲这番话的?
(3)从以上历史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
八年级某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
2.选择题- (共21题)
7.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文章中写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厦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这里“两个强盗”指的是( )
A.英国、法国 | B.英国、美国 | C.日本、俄国 | D.美国、法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