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4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

1.综合题(共3题)

1.
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我国实现富民强国的重要保障。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不惜花费巨资从国外购买先进的军舰,建立了号称“远东第一的舰队”。可主要创办人李鸿章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1)材料中号称“远东第一的舰队“指的是哪支海军?建国前夕的第一支海军又是什么?
材料二:回顾历史,人们都会把甲午海战的失数归罪于清政府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正因为她挪用海军军费,再加上北洋舰队当时军队士气上的大减,从而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惨败。北洋舰队之所以败得如此惨,其实是输在了战争前的准备上的,根据甲午相关资料记载,当时的日本早在战争开始前几年就已经在做好准备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归纳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原因。
材料三:辽宁舰(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属下的一般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2013年11月,辽宁舰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舰为主组成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百度百科》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海军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能建立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长城?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提到的土地改革法的内容什么?从土地所有制方面来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规划的?
材料三: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严党的七十年》

(3)材料三所示国民经济发生变化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四: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千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责任明确。

——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历史课本》

(4)根据材料三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体制有何区别?
(5)综上所述,你认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3.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会议名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概况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共同纲领》;选举政府委员会和主席、副主席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
影响
初步建立了 A制度。
形成了 B 制度,这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根据列表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填写出A、B两处的内容。
A. 制度
B. 制度
(2)根据列表归纳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
(3)除了上述列表中提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外,全国人大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3年、2004年、2018年对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宪法的不断修订说明了什么?你还能列举出与你密切相关的两部法律文献吗?

2.选择题(共18题)

4.
下列表格中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不正确的是
A
初步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中共十二大
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基本形成
中共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路线
C
形成理论
中国十四大
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D
写入党章
中共十六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A
B.B
C.C
D.D
5.
下图反映出我国在推进外交事业发展的进程中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C.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D.加强与联合国之间的合作
6.
列表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途径。下列列表有误之处是
 
项目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A
目的
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解决民族问题
B
代表
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西藏
香港、澳门
C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D
权限
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
享有高度自治权
 
A.A
B.B
C.C
D.D
7.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变化表现不正确的是
A.衣物样式单一,色彩鲜艳
B.出行方式有多种选择,如高铁、汽车、飞机
C.互联网普及越来越高
D.铁路、公路、民用航空发展迅速,已形成交通运输网
8.
下图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一国两制”的提出
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④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鲁迅
B.矛盾
C.贾平凹
D.莫言
10.
共和国走过近70年风风雨雨,实现了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这证明了
①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已经实现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了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体现了我国在哪一方面的成就
A.原子能
B.航天技术
C.计算机
D.生物工程
12.
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一国两制”的实施
C.浦东新区的带动
D.沿海城市的开放
13.
下图为开国大典的一个场景,下面有关开国大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B.***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C.***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D.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4.
以下建设成就的图片中,哪个不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
A.
B.
C.
D.
15.
新中国成立之初,旧制度遗留下来的问题仍然是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新生政权措施,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和平解放西藏
④实施一五计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
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人民英雄。他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王进喜
D.屠呦呦
17.
1984年以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A.粉碎林彪集团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黄浦江上建新桥
D.粉碎“四人帮”
19.
新中国成立以后,下列部门的改造方式与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相似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B.畜牧业C.银行业D.农业
20.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21.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D.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