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3题)
2.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 |
B.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
C.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
D.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5.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1850年,火车喷云吐雾地在荚囡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新航路开辟推进交通发展 |
B.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
C.工业革命提高了运输能力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铁路发展 |
8.
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历史评述的是
A.英、法、俄组成了三国协约 |
B.凡尔登战役共造成70多万人的伤亡 |
C.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
9.
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0.
“苏军利用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同徳军展开激烈争夺,德军始终未熊完全占领这座城市。1943年2月,被围困的残余德军投降。”材料描述的战役
A.标志着二战规模空前扩大 |
B.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
C.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
D.促使二战欧洲战争结束 |
12.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