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为什么要建立这座纪念碑?
(2)材料二中的“三年”起止何时?“三十年”又起止何时?这一时期革命的性质是什么?1840年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材料一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为什么要建立这座纪念碑?
(2)材料二中的“三年”起止何时?“三十年”又起止何时?这一时期革命的性质是什么?1840年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中国政府采取的什么战略决策?是在什么时间在谁的带领下去完成该战略决策的?
(2)图二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哪位英雄?再列举一位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图三中,A处发生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哪一次著名的战役?
(4)我们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

(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中国政府采取的什么战略决策?是在什么时间在谁的带领下去完成该战略决策的?
(2)图二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哪位英雄?再列举一位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图三中,A处发生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哪一次著名的战役?
(4)我们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
3.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简答题- (共3题)
3.选择题- (共23题)
9.
2019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9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英勇的志愿军将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10.
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 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 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
11.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 B.土地改革 | C.三大改造 | D.香港回归 |
13.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 B.国家独立富强了 |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
14.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但生活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
B.土地改革的内容 |
C.土地改革的性质 |
D.土地改革的影响 |
15.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颁布《土地改革法》 |
C.制定“一五”计划 |
D.决定抗美援朝 |
1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以下对“新的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标志着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A.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标志着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18.
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
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19.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
关于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
21.
在进行主题为“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3.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24.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
28.
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B.“学习雷锋好榜样” |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