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当记者问及法国历史学者、资深记者贝尔纳.布里泽撰写的历史专著时,他说:“我丝毫没有夸张。试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放眼望去,上百座中式建筑,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其中大部分为木制结构,还不算根据常驻乾隆皇帝宫廷里的西方神甫提供的十八世纪图纸所修建的欧式建筑。还有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多年积存的贡品,数以千计的玉石、瓷器,成吨的丝绸,有些精美绝伦的古董历史要追溯到十一世纪,很多皇家图书馆的绝世之作毁于大火。这是一个文明被截肢的痛苦记忆。”
(1) 1840年、1894年、1900年,列强分别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在这几十年间,中国丧失了哪些领土?
(3)“这是一个文明被截肢的痛苦记忆”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当记者问及法国历史学者、资深记者贝尔纳.布里泽撰写的历史专著时,他说:“我丝毫没有夸张。试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放眼望去,上百座中式建筑,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其中大部分为木制结构,还不算根据常驻乾隆皇帝宫廷里的西方神甫提供的十八世纪图纸所修建的欧式建筑。还有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多年积存的贡品,数以千计的玉石、瓷器,成吨的丝绸,有些精美绝伦的古董历史要追溯到十一世纪,很多皇家图书馆的绝世之作毁于大火。这是一个文明被截肢的痛苦记忆。”
(1) 1840年、1894年、1900年,列强分别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在这几十年间,中国丧失了哪些领土?
(3)“这是一个文明被截肢的痛苦记忆”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
2.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 ‘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在安庆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此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2)材料一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自强”指
“变法”指
“革命”指
(3)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中国近代实现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认为这次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 ‘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在安庆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此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2)材料一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自强”指
“变法”指
“革命”指
(3)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中国近代实现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认为这次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长沙学生在***等人领导下,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力行救国之责”。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2)为什么说 “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长沙学生在***等人领导下,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力行救国之责”。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2)为什么说 “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2题)
4.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②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③成功组织了国民党的责任内阁
④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
①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②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③成功组织了国民党的责任内阁
④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2.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 B.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
C.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 D.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3.
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最突出贡献是( )
A.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改革封建制度 |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C.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抨击封建制度 |
D.颁布一系列法令,促进社会习俗的进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