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3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是历史的记忆,时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载着荣辱,诉说着兴衰。自1840年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哪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通过图三这场战争,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列举一条该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4)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请举例说说近代史上中国农民阶级的哪次反抗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写出会议名称。这次会议确立了谁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3)据材料三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所取得的重大胜利。(要求回答两个历史事件)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5)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选择题(共25题)

3.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B.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C.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
4.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
A.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正确的认识
C.当时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矛盾尖锐对立D.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6.
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美联军
7.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活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
B.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利
C.李鸿章实行投降政策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8.
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遇到的新情况主要是
A.利用宗教来发动农民起义
B.发生了内部斗争
C.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领导人贪图享乐
9.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为了纪念( )
A.虎门销烟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1.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2.
第一个统一的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
13.
2017年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04周年,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 )
A.辛亥革命的成果B.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C.维新变法的成果D.国共合作
14.
我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5.
叶挺独立团曾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这一事迹发生于(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6.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中国共产党诞生
17.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任务不同B.对象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D.斗争方式不同
18.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
19.
下面内容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致张学良的密电,“听候中央处理”是怎样处理的?
A.积极抗战
B.顽强抵抗
C.不准抵抗
D.联共抗日。
20.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历史事件
①转战陕北
②重庆谈判
③挺进大别山
④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21.
1937年底,六周之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A. 天津     B. 武汉 C. 南京 D. 徐州
22.
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斗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卢沟桥抗战
D.台儿庄战役
23.
某部电影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下列适合做电影名字的是
A.西安事变
B.新文化运动
C.鸦片战争
D.九一八事变。
24.
(题文)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5.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26.
清朝末年有一位状元与众不同,他中了状元却不做官,毅然回乡创办企业,致力于“实业救国”。他是
A.荣德生
B.张謇
C.张之洞
D.侯德榜
27.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聂耳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B.齐白石的《群虾图》
C.徐悲鸿的画作《愚公移山》
D.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