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4题)
2.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这是董必武同志重访嘉兴南湖后题下的诗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 B.遵义会议召开 | C.秋收起义 | D.中共一大召开 |
7.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内容应该是:
A.清政府镇压葛尔丹叛乱 | B.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8.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
A.割让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B.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
C.获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
D.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
9.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 )
A.都是因为鸦片输入引起的 |
B.都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
C.英国都是主要的侵略国家 |
D.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
12.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以下各项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外国列强对中国开始资本输出
②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③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斗争
①外国列强对中国开始资本输出
②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③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斗争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④① | C.①③②④ | D.③②①④ |
13.
在中国旧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圉的不平等条约。请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尼布楚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4.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16.
十九世纪末年,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注: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其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
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
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
19.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秀全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①魏源
②洪秀全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20.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维新变法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22.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④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①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④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7.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 B.康有为——戊戌变法 |
C.孙中山——辛亥革命 | D.梁启超——新文化运动 |
32.
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属于他们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
B.汉阳铁厂 |
C.湖北织布局 |
D.江南制造总局 |
33.
历史课上,老师介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61—1919年)“从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他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
A.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35.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36.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治皇帝准其上奏后,左宗棠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 B.福州船政局 |
C.轮船招商局 | D.京师大学堂 |
3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间 | 张三经历 | 经济性质 |
1982年—1989年 | 向生产队承包6亩田,种田为生,年收入700左右 | 集体经济 |
1990年—2002年 | 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跑运输,年收入2万块左右 | A |
2002年以来 | 就和朋友一起投资办起了织布厂,年分红可达18万元以上。 | B |
材料二:农民张三富裕不忘党的恩情,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回报社会。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是党的富民政策,让我富了起来!”
41.
某学校准备开展一场庆祝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如果让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个主题,下列哪一个最为准确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B.青春火炬,热血救国 |
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
43.
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原因是( )
A.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
44.
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指的是
A.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
B.京师大学堂 |
C.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汉口分校 |
D.北京大学 |
46.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表现在(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定的领导者和正确的方向
②改变了近代以来革命屡败的局面
③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
④中国革命有了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定的领导者和正确的方向
②改变了近代以来革命屡败的局面
③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
④中国革命有了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51.
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A.看电影 | B.听京剧 |
C.赏花灯 | D.看皮影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