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英国一直称这次战争为“通商战争”。你认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图2反映的是中华民国成立。它的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这一成果后来被谁窃取了?
(3)图3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丝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内意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应邀参加了哪重大活动?
(4)图4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的哪次重大战役?你怎样理解“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图1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英国一直称这次战争为“通商战争”。你认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图2反映的是中华民国成立。它的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这一成果后来被谁窃取了?
(3)图3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丝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内意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应邀参加了哪重大活动?
(4)图4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的哪次重大战役?你怎样理解“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2.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洋务派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在用途上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变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3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党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节运动”指什么?该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什么认为“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该运动提倡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有何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洋务派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在用途上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变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3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党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节运动”指什么?该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什么认为“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该运动提倡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有何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综合消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受到全球媒体高度关注。从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各种磨难,踏上了寻求和平,建立新中国,谋求祖国复兴的伟大征程。

(1)上图中的A、B、C处分别代表了党在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会议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收关的转折点”是哪个会议?
(2)上图中D、B、P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阶段。它们依次是:大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和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E时期,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中国共产党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说起长征、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的长征诗。他的诗不但记下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
七律长征
(初稿写于1935年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材料四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材料五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肩尖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马成煮皮带克饥。常常背靠肯宿营互相取暖:手执手行进,超过泥落。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訌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雷,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重,翻越了夹金山。
(3)诗中说“红平不怕远诞难”,请你根据材料三、四、五,分别顺据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不怕的是什么2
(4)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共产党人身上有哪些高费品质?请你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材料一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综合消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受到全球媒体高度关注。从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各种磨难,踏上了寻求和平,建立新中国,谋求祖国复兴的伟大征程。

(1)上图中的A、B、C处分别代表了党在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会议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收关的转折点”是哪个会议?
(2)上图中D、B、P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阶段。它们依次是:大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和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E时期,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中国共产党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说起长征、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的长征诗。他的诗不但记下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
七律长征
(初稿写于1935年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材料四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材料五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肩尖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马成煮皮带克饥。常常背靠肯宿营互相取暖:手执手行进,超过泥落。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訌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雷,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重,翻越了夹金山。
(3)诗中说“红平不怕远诞难”,请你根据材料三、四、五,分别顺据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不怕的是什么2
(4)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共产党人身上有哪些高费品质?请你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3题)
4.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B.赔款白银4.5亿两 |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6.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改革政治体制 |
B.发展民族工业 |
C.反侵略反封建 |
D.推翻军阀统治 |
7.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
B.它的胜利进军,是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果 |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
D.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
8.
***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这充分说明了建立自己的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我国的建军节与下列哪个事件有直接关系?
A.秋收起义 |
B.南昌起义 |
C.长征开始 |
D.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 |
9.
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 )
A.五四精神 |
B.长征精神 |
C.红岩精神 |
D.井冈山精神 |
10.
不久前,“三个90周年系列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幕。“三个90周年”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南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秋收起义
④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①南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秋收起义
④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2017年浙江湖州卷) 按时间先后顺序在 填入相关事件,依次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平型关战斗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①“九一八”事变 ②平型关战斗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A.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 |
B.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 |
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14.
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都建立了统一战线,并取得重大的革命成果。下列关于统一战线名称、建立标志和成果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大革命胜利 |
B.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三大召开——北伐战争胜利 |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战争胜利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争胜利 |
15.
如下图。你能从图片中直按解读到哪些信息?

①每年的12月13日是法定的死难国家公祭日
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高达30万之多
③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日本制造的
④设立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国内意义在于缅怀过去,书慰民心、顺应民意,同时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①每年的12月13日是法定的死难国家公祭日
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高达30万之多
③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日本制造的
④设立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国内意义在于缅怀过去,书慰民心、顺应民意,同时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