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东莞高埗弘正学校部编版(人教)八上历史《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三)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3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是历史的记忆,时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载着荣辱,诉说着兴衰。自1840年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哪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通过图三这场战争,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列举一条该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4)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请举例说说近代史上中国农民阶级的哪次反抗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2.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亡,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一批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浴血奋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屡蹶屡战,英勇牺牲,“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批革命志士“敢以颈血溅诸侯”,以手枪、炸弹等铁血手段对抗残暴的专制政体……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同时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尊敬和怀念。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后来这场运动在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什么理论,将中国革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5)综合以上材料,你对19世纪中期至1919年的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何评价?
3.
材料一 如图,图片资料

材料二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材料三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资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为了“彻底的革命”,反对的是什么?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请举一例。
(4)根据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和事迹,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选择题(共27题)

4.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6.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金田起义
B.《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
D.《天朝田亩制度》
7.
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长江流域兴起,发展到京津地区B.始终受着清政府的严厉镇压
C.带有笼统排外色彩D.曾在山东、直隶等地建立政权
8.
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美联军
9.
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覆没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
A.《火烧圆明园》B.《甲午风云》C.《太平天国》D.《武昌起义》
11.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入侵北京城有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12.
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下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3.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下图相比,我们从下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4.
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
A.北伐失利B.天京事变C.洪秀全病逝D.天京陷落
15.
趁火打劫侵占我国领土,“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16.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
17.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18.
中国近代化开端于( )
A.国门被列强打开的鸦片战争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C.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
19.
如果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衙门B.福州船政局C.京师同文馆D.京师大学堂
20.
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人物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
21.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22.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座重要的“民主丰碑”。“民主丰碑”是指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实现了革命目标
23.
以下属于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有(    )
A.建立中国同盟会B.提出三民主义C.亲自发动武昌起义D.成立中华民国
24.
辛亥革命的高潮是
A.黄海海战
B.武昌起义
C.洋务运动
D.百日维新
25.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6.
2017年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04周年,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 )
A.辛亥革命的成果B.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C.维新变法的成果D.国共合作
27.
“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项运动中曾经提出类似的思想主张?(  )
A.洋务运动B.工业革命C.鸦片战争D.新文化运动
28.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历程。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的召开D.中共七大的召开
29.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任务不同B.对象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D.斗争方式不同
30.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运动中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D.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