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清政府签订的什么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三是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清政府签订的什么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三是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
阅读下列材料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2000年1月2日
请回答:
(1)“34年的自强”是指历史上的什么运动?(2分)
(2)“16年的变法”的核心事件是什么?(2分)
(3)“67年的革命”中民主革命的先驱者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2000年1月2日
请回答:
(1)“34年的自强”是指历史上的什么运动?(2分)
(2)“16年的变法”的核心事件是什么?(2分)
(3)“67年的革命”中民主革命的先驱者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3.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请回答:
(1)1919年6月3日,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运动的中心、主力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请你回答:运动的中心由哪里转移到哪里,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什么?(4)
(2)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请你写出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6分)
(1)1919年6月3日,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运动的中心、主力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请你回答:运动的中心由哪里转移到哪里,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什么?(4)
(2)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请你写出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6分)
2.判断题- (共1题)
4.
诊断题(请你当裁判。对的打“√”,错的打“×”。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3.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一年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4.黄埔军校是1924年由孙中山在上海创办的。
5.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6.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
7.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8.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是汪精卫。
9. 1928年,张作霖发动“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10.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3.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一年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4.黄埔军校是1924年由孙中山在上海创办的。
5.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6.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
7.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8.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是汪精卫。
9. 1928年,张作霖发动“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10.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选择题- (共15题)
9.
快下课了,张老师转向黑板,写下了一串阿拉伯数字。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张老师说:“这是我的QQ号,同学们可以加我,有事请留言。”大家先是愕然,接着大笑,进而掌声雷动。张老师和学生QQ聊天是在新课改浪潮中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师生关系的一个具体行动。
11.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巨变,这是因为( )
A.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
B.辛亥革命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12.
周洋同学是八年级(4)班的历史科代表,他想设计一份主题为“洋务三十年”的历史小报,你认为他应该收集下列哪些人物的资料:
①曾国藩 ②林则徐 ③李鸿章 ④左宗棠 ⑤洪秀全 ⑥张之洞。
①曾国藩 ②林则徐 ③李鸿章 ④左宗棠 ⑤洪秀全 ⑥张之洞。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③④⑥ |
16.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通过第一个党纲 |
B.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
C.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
D.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