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秋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2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9

1.综合题(共3题)

1.
(题文)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艰难的探索)
材料二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2)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人民的抗争)
材料三 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一例资产阶级抗争的史实。
2.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群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住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二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四中国近代史“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
(2)材料二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这位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哪一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
(4)材料四中“新的社会力量”指什么?

2.判断题(共6题)

4.
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沉重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
近代西方列强先后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条款。( )
6.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民用企业工业。
7.
(题文)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百日维新”。
8.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六道一、蔡绍南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9.
(题文)《时务报》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选择题(共18题)

10.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获得更多赔款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1.
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其所指战役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广西起义D.广州黄花岗起义
12.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B.李秀成C.杨秀清D.石达开
13.
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尼布楚条约》
14.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15.
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尼布楚条约》
16.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17.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林则徐B.叶志超C.邓世昌D.聂士成
18.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
19.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
C.增辟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
20.
“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1.
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光复会B.兴中会
C.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
22.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收购。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极大提高了国防力量D.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23.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
24.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故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C.戊戌变法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5.
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人物是
A.曾国藩
B.陈独秀
C.康有为
D.孙中山
26.
新文化运动中把反封建内容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人物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7.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与这副写于1919年的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4.填空题(共3题)

28.
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9.
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了治国纲领《___________》,1859年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了《___________》。
30.
(题文)在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___________口号,___________运动学生们提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