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2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6

1.综合题(共4题)

1.
左图右史,请你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903年版《猛回头》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
 
请回答:
(1)“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主要指的是俄罗斯在哪次侵略战争之后形成“包我三面”形势?
(2)“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中国哪块领土?
(3)“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日本通过哪一战争哪一条约“取台湾”的?
(4)“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是在哪一场战争哪一条约之后?
(5)你认为中国当时出现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题文)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艰难的探索)
材料二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2)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人民的抗争)
材料三 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一例资产阶级抗争的史实。
3.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 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武夷岩茶出口海外,最方便的路线是沿崇阳溪、建溪入闽江,直下福州港.按照清江苏巡抚梁章钜的说法:“该夷所必需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既得福州,则可以渐达崇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三个条约在内容上的相同点?
(2)材料四认为,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力争福州开埠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条约签订后,对中国人民的压榨空前加大,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话说:“此次创巨痛深,实与亡国无异.”请在材料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与亡国无异”的一条,并说明理由.
4.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该事件的口号是什么?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高潮什么事情?维新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2.选择题(共24题)

5.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获得更多赔款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6.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B.李秀成C.杨秀清D.石达开
7.
“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材料中“强盗们”指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英俄联军
D.八国联军
8.
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祖国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
A.西班牙殖民者B.葡萄牙殖民者C.日本殖民者D.法国殖民者
9.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主张利益均沾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B.美国C.俄国D.日本
10.
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的斗争。这一反侵略的斗争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禁烟运动
11.
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A.虎门战役
B.大沽口战役
C.青浦战役
D.廊坊、杨村战役
12.
率全舰官兵英勇杀敌最终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
A.丁汝昌B.林永升C.邓世昌D.刘步蟾
13.
2017年6月26日,南京市禁毒委在静海寺广场举行了禁毒主题雕像“林则徐像”揭幕仪式,以此弘扬哪一历史事件的斗争精神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
14.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15.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的领土是(  )
A.香港岛B.九龙司地方一区C.东北的黑龙江D.库页岛
16.
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
C.都是从广东沿海地区开始的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7.
1856年导致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北伐B.西征C.天京事变D.东征
18.
北京是清朝时期我国的首都,可是近代却多次遭到外国侵略者的洗劫和破坏。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曾经占领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19.
中日甲午战争中海战主要发生在( )
A.黄海B.东海C.渤海D.南海
20.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真受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1.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B.开设工厂C.协定关税D.开埠通商
22.
《南京条约》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款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五口开埠通商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3.“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
24.
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25.
戊戌政变后,新政的诏令除下列哪一项外基本被废除(   )
A.开放言论B.废除八股文C.京师大学堂D.取消多余的衙门
26.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王朝的部分官僚发起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
A.实现了富国强兵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27.
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中
B.中日甲午战争中
C.洋务运动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28.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B.创办《万国公报》C.成立强学会D.开办新式学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