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二 据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运动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民办工业受到哪些方面的压力?我国近代民办工业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19世纪末清政府为何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二 据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运动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民办工业受到哪些方面的压力?我国近代民办工业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19世纪末清政府为何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多次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之诫。”“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节选自李侃《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 日本深知,欲侵占朝鲜,必须战胜中国,甚至灭亡中国。日本军内提出的总目标首先是击败北洋舰队。于是日本加快建设海军,明治天皇下令每年从内库拨款30万元建造舰艇。为造舰,天皇谕令节省宫廷费用,文武官员缴纳薪俸十分之一。而中国则相逆而行,截取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使海军建设处于停顿状态。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除了北洋舰队以外,清政府还创办了哪几支海军?
(2)日本官员从上至下节衣缩食筹备海军经费,而中国则相逆而行,反映了什么根本问题?(3)北洋舰队的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 李鸿章多次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之诫。”“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节选自李侃《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 日本深知,欲侵占朝鲜,必须战胜中国,甚至灭亡中国。日本军内提出的总目标首先是击败北洋舰队。于是日本加快建设海军,明治天皇下令每年从内库拨款30万元建造舰艇。为造舰,天皇谕令节省宫廷费用,文武官员缴纳薪俸十分之一。而中国则相逆而行,截取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使海军建设处于停顿状态。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除了北洋舰队以外,清政府还创办了哪几支海军?
(2)日本官员从上至下节衣缩食筹备海军经费,而中国则相逆而行,反映了什么根本问题?(3)北洋舰队的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9题)
8.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
D.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绞杀 |
9.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②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③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④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因为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②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③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④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因为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10.
1841年12月,战事正酣,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J. Q. Adams)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争执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这只不过是争端中的一个偶然事故,而并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马戛尔尼率来华被要求向乾隆皇帝行跪拜礼)。”……鸦片战争的发生是综合因素所致,但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文化因素,而是经济原因,在于茶叶、白银、鸦片等。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说法正确的有( )
A.中英文化观念的差异 |
B.偶然性因素往往其决定作用 |
C.更深层次的是经济原因,为英国的工业品开拓市场 |
D.是经济原因,为英国商人贩卖几箱鸦片而已 |
11.
关天培(1781—1841年),字仲因,号滋圃,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1841年2月,督战虎门炮台。在肉搏战中,他受伤数十处,仍大呼杀敌,最后壮烈牺牲。虎门一战属于( )战争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4.
清朝某位皇帝闻悉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后,发表上谕:“总之,(公使)进京一事,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清除、消除某些不好的事情);其余两事,亦当设法妥办。”这反映了当时在位的皇帝和不平等条约是( )
A.道光帝 《南京条约》 | B.咸丰帝 《天津条约》 |
C.咸丰帝 《北京条约》 | D.光绪帝 《马关条约》 |
15.
(题文)“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主要是说俄国(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以及随后一段时间共霸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B.最先打开中国市场 |
C.最先获得领事裁判权 |
D.最先获得在中国开办工厂的特权 |
17.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
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原本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
19.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 D.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21.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慨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明显……实非中国所能及”,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主张“外敦和好,内要自强”,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自立。为此,李鸿章等人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