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5分)

请回答: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都分别是在什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2)根据信息提示,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3分)
“他”主张禁烟并公开在虎门销烟—— ,“他”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他”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 。
(3)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6分)
(4)看到这些屈辱条约的签订的场景结合这些条约签订所产生的影响,谈一谈你的感想。(3分)

请回答: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都分别是在什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2)根据信息提示,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3分)
“他”主张禁烟并公开在虎门销烟—— ,“他”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他”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 。
(3)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6分)
(4)看到这些屈辱条约的签订的场景结合这些条约签订所产生的影响,谈一谈你的感想。(3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0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一些西方对强对新疆虎视眈眈,妄图达到侵占新疆的目的。
材料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对我国新疆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有哪些国家?其中的哪一个国家于1858年通过哪一个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1865年率军侵入新疆的是谁?(请按顺序回答)(5分)
(2)材二中提到的“大将”是谁?这首诗赞扬了他的什么功绩? (3分)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一些西方对强对新疆虎视眈眈,妄图达到侵占新疆的目的。
材料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对我国新疆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有哪些国家?其中的哪一个国家于1858年通过哪一个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1865年率军侵入新疆的是谁?(请按顺序回答)(5分)
(2)材二中提到的“大将”是谁?这首诗赞扬了他的什么功绩? (3分)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两次运动的方式: “师夷长技” 变法图强
材料二:两次运动的领导人物:孙中山 陈独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2)材料一中的“ 变法图强”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领导的这次运动成功了吗?为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人物“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意义是什么?(3分)
(4)材料二中的人物“陈独秀”领导的运动提出了“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历有哪些变化特点。(3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两次运动的方式: “师夷长技” 变法图强
材料二:两次运动的领导人物:孙中山 陈独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2)材料一中的“ 变法图强”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领导的这次运动成功了吗?为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人物“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意义是什么?(3分)
(4)材料二中的人物“陈独秀”领导的运动提出了“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历有哪些变化特点。(3分)
4.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题(9分)
材料一、

材料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2分)
(2)依据材料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卖国军阀是哪些人?(3分)
材料一、

材料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2分)
(2)依据材料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卖国军阀是哪些人?(3分)
2.选择题- (共14题)
6.
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