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开始的标志性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此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
(2)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为完成这一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3)从中国近代百余年的革命史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1)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开始的标志性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此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
(2)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为完成这一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3)从中国近代百余年的革命史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2.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中的中国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西方利器,欲学西方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材料中李鸿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请举出两个具体事例。
材料二:光绪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如下
康:四夷交迫,分割荐至,覆亡无日。
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皇帝同意其建议。
——矛海建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原因是什么?
成与败的反思
(3)材料一、二反映的事件最终结果怎样?请结合所学知识,选其一分析其成或败的原因。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中的中国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西方利器,欲学西方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材料中李鸿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请举出两个具体事例。
材料二:光绪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如下
康:四夷交迫,分割荐至,覆亡无日。
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皇帝同意其建议。
——矛海建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原因是什么?
成与败的反思
(3)材料一、二反映的事件最终结果怎样?请结合所学知识,选其一分析其成或败的原因。
4.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在《民报》中得到了阐发。
(1)孙中山为发动辛亥革命作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引起辛亥革命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什么?起义时间是?
(3)请你写出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材料: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在《民报》中得到了阐发。
(1)孙中山为发动辛亥革命作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引起辛亥革命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什么?起义时间是?
(3)请你写出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2.选择题- (共17题)
6.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的这次战争的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 B.以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 D.打击中国的禁烟运动 |
8.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19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B.俄国从圆明园抢得大量财物 |
C.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D.获得2 100万元赔款 |
10.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 ( )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1.
自1840年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A 割地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12.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份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6.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 B.康有为──戊戌变法 |
C.孙中山──辛亥革命 | D.左宗棠──新文化运动 |
18.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20.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3.填空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