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侵略与抗争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对社会性质的影响。(6分)
材料一出自于《 》,影响:
材料二出自于《 》,影响:
材料三出自于《 》,影响: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1分)
抗倭英雄是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1分)
战争是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1分)
感悟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对社会性质的影响。(6分)
材料一出自于《 》,影响:
材料二出自于《 》,影响:
材料三出自于《 》,影响: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1分)
抗倭英雄是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1分)
战争是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1分)
感悟
2.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步骤一:收集资料,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并举出B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任意2点即可)(2分)
A是 ,B是 ,
C是 ,D是 。
B处事件的内容
。
步骤二:整合知识,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3分)
经济:
政治:
思想:
步骤三: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分)
特点:
注意的问题:
步骤一:收集资料,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并举出B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任意2点即可)(2分)
A是 ,B是 ,
C是 ,D是 。
B处事件的内容
。
步骤二:整合知识,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3分)
经济:
政治:
思想:
步骤三: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分)
特点:
注意的问题:
2.判断题- (共1题)
3.
判断改错题:(本题共8分)
1905年,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在檀香山召开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会宣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该政党的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报《中外纪闻》。后来,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
错误一 改为 ;
错误二 改为 ;
错误三 改为 ;
错误四 改为 。
1905年,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在檀香山召开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会宣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该政党的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报《中外纪闻》。后来,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
错误一 改为 ;
错误二 改为 ;
错误三 改为 ;
错误四 改为 。
3.选择题- (共14题)
5.
同学们都观看了以下几部影视剧,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风云》 ③《火烧圆明园》 ④《辛亥革命》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风云》 ③《火烧圆明园》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9.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 |
10.
下列选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