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图说历史: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幅幅图片,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英国炮轰广东海面
材料二: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图四: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图片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一年?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情况?这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什么重大影响?这次战争以后签订了什么屈辱的条约?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二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列举一位在这次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这次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图三),签订此条约是在哪一年?此条约签订以后,消息传到京师以后,引发了什么事件?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图四中的八国联军是在谁的率领下?目的是为了什么?此次战争中在攻陷北京之前还攻陷了哪里?攻陷北京以后,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如何表现得?这次战争以后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问题四:这三个战争以及战后签订的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材料一:

图一:英国炮轰广东海面
材料二: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图四: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图片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一年?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情况?这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什么重大影响?这次战争以后签订了什么屈辱的条约?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二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列举一位在这次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这次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图三),签订此条约是在哪一年?此条约签订以后,消息传到京师以后,引发了什么事件?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图四中的八国联军是在谁的率领下?目的是为了什么?此次战争中在攻陷北京之前还攻陷了哪里?攻陷北京以后,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如何表现得?这次战争以后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问题四:这三个战争以及战后签订的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革命家、政治家。被人尊称为国父,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捐,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
——摘自《中国历史.八上》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四:“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商报》(评价孙中山)
问题一:材料一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这一革命组织在哪个城市建立?孙中山后来把这一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问题二:材料二中“武昌起义”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到达南京之后建立了哪一政府?孙中山任何职?
问题三:材料三孙中山为此进行的是哪次斗争?讨伐的是谁?结果如何?
问题四:结合材料四,青少年应该学习孙中山的哪些精神?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捐,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
——摘自《中国历史.八上》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四:“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商报》(评价孙中山)
问题一:材料一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这一革命组织在哪个城市建立?孙中山后来把这一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问题二:材料二中“武昌起义”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到达南京之后建立了哪一政府?孙中山任何职?
问题三:材料三孙中山为此进行的是哪次斗争?讨伐的是谁?结果如何?
问题四:结合材料四,青少年应该学习孙中山的哪些精神?
3.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是哪一阶级提出来的?此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次运动中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是哪一个?
问题二:材料二中“君主立宪”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为了宣传这一阶级的思想和救国救民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掀起了哪次变法?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这“三个兔子”是哪次运动的代表?“中兔子”陈独秀创办了什么杂志,成为此次运动的阵地之一。
问题四: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是哪一阶级提出来的?此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次运动中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是哪一个?
问题二:材料二中“君主立宪”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为了宣传这一阶级的思想和救国救民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掀起了哪次变法?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这“三个兔子”是哪次运动的代表?“中兔子”陈独秀创办了什么杂志,成为此次运动的阵地之一。
问题四: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2.选择题- (共27题)
4.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史学家蔣延黻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中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他所说的“旧式的民间运动”的领导阶级是( )
A.农民阶级领导 | B.地主阶级 | C.资产阶级 | D.无产阶级 |
8.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 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 )
A.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陷入分裂局面 |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13.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
14.
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与此历史情景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6.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
19.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
27.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民国12年 | B.民国13年 | C.民国14年 | D.民国15年 |
29.
陈独秀在某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
B.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C.反对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
D.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