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1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3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到1911年,面对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依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2)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是与哪个国家签订的?
(3)在已经学习过的中国近代史中,列强曾几次攻占首都北京?分别是什么战争?
(4)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冲击最为严重的条约是什么?是与哪个国家签订的?
(5)哪个条约的哪一款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在近代中国,都涌现出了哪些民族英雄?选择一人介绍他的事迹,并写出我们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7)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二 西方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三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材料一中所述的史实与什么运动有关?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有何具体行为?
(3)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3.
近代中国既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斗争和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官办钢铁企业汉阳铁厂1890年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其主观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这是在中国发生的哪个运动中颁布的法令?
(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哪一政党提出的?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这些举措或政治纲领都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4.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相同点是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合法化
5.
这幅《时局图》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A.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开始注意保护野生动物,关注环境问题
C.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朝同治摇摇欲坠
6.
“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同归于尽”。该场景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海战
D.义和团运动
7.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分别是
A.石达开 西安B.杨秀清 广州C.朱元璋 北京D.洪秀全 天京
8.
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9.
2009年2月26日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如下图所示)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这两件兽首被殖民者抢掠到法国是在: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0.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A.雅克萨之战和戊戌变法
B.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11.
1901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百姓,被清政府强制迁出,主要原因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地(   )。
A.建教堂B.设使馆C.办工厂D.驻军队
12.
1840年的“侵略者”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它的根本目的是()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13.
对维新变法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分析得比较到位的一项是:
A.挽救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B.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14.
孙中山号召兴师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失败,其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B.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C.国民党力量涣散
D.孙中山不在国内
15.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
A.尊孔复古的逆流
B.资产阶级的统治
C.文言文的表达形式
D.封建儒家思想
16.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
17.
1915年袁世凯称帝心切,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没有接受的一条是
A.承认日本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
B.延长日本这.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是期限为99年
C.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D.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18.
《醒来 110年的中国变革》一书中写道:“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转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9.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开始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
C.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依然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20.
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D.少数民族
21.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2.
据下表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