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西乡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12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4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 (1927年)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发展某阶段的基本线索示意图。请分别指出①②③三处序号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实。并为这段历史发展制定一个主题。
(2)材料二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请写出一个该起义领导者的名字。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3)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是谁领导建立的?
(4)材料四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 “行军”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行军”结束的意义是?这次行军中体现出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2.选择题(共23题)

2.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3.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英国没有获得的权利是 ( )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D.开设工厂权
4.
“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
A.威海卫战役B.太平天国运动C.黄海大战D.义和团运动
5.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焚烧了“万圆之圆”﹣圆明园
6.
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
7.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反映出义和团的主要斗争目标是(  )
A. 清政府 B.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 资产阶级 D. 汉族地主武装
8.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 ( )
A.兴中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9.
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①国民革命;②民主、科学;③维新变法;④三民主义。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
10.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湖北织布局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
11.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2.
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由孙中山领导,发生在1912年 ②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③建立了中华民国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13.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实现共产主义D.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14.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武昌起义②五四运动③黄埔军校的建立④北伐胜利进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16.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
小华今年暑期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请你为他选择一条最适合该主题的线路
A.瑞金---武汉---西安---会宁B.瑞金---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D.上海---武汉---西安---会宁
18.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这里“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19.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的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20.
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即予以还击。此战役为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台儿庄战役
21.
有历史专家在评价1945年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
A.上海B.遵义C.延安D.西柏坡
22.
1947年夏,***在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A.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解放战争打响了
D.战略大决战开始了
23.
***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4.
下表显示:到1913年,中国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数、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均得到增长。这可以说明 (  )
项 目
1895年
1913年
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
29 737
93 335
进口贸易价值(千两)
171 679
570 163
机器设备进口价值(海关两)
200万
700万
 
A.中国机器工业发展显著B.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D.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