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1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0

1.综合题(共2题)

1.
活动探究:探究主题---中国近代化。中国各个阶段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措施,请参照下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请回答:
(1)有人说: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船坚利炮,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兴工业,梦想着有西方的民主制度。请参考上图信息,说出“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兴工业”与“梦想着有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最主要的代表事件分别指什么?
(2)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你认为图一处探索中国近代化事件的措施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思想解放、观念的更新是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说出图四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有人认为图一到图二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图三中的事件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飞跃”。请说出“飞跃”的具体史实。
2.
活动与探究: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历史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光辉历程。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会议篇】
(1)下列图片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一次会议有关?请为下组图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2)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请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分别是我党历史上哪次重大会议的内容?
【创新篇】
(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探索是以哪一事件作为开端?
【抗争篇】
 
(4)图一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5)请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之间的关系?

2.选择题(共23题)

3.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4.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在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5.
如下图所示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B.使中国失去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C.刺激了列强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D.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
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四位同学对《辛丑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有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
201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
A.黄海大东沟B.平壤C.旅顺D.威海卫
8.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民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新文化运动兴起B.义和团运动兴起
C.国民大革命兴起D.辛亥革命兴起
9.
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1924—1927年期间的时代最强音是
A.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B.打倒列强,驱除军阀
C.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D.打到南京,解放全国
10.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引文中“杰出人物”是指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
11.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
12.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13.
井冈山被朱德称为“天下第一山”,是因为井冈山是
A.中国革命的摇篮B.中国海拔最高山C.军旗升起地方D.长征会师地方
14.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5.
“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学者们对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评价。这场斗争是指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南昌起义
16.
人民音乐家聂耳饱含爱国激情创作了一批反映民众心声的作品。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是首歌曲创作的背景是
A.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开始B.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严重
C.七七事变后全民族奋起抗战D.国共和谈破裂中国内战再起
17.
为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纪念日。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A.签订《南京条约》B.日军占领东三省
C.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D.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
18.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A.要抗击日本侵略者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D.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19.
1945年10月,***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建立独立富强的新中国D.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20.
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
21.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遵义会议D.抗日战争
22.
1948年底,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依据其行程判断,他参加了
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3.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编排一幕历史课本剧,下列是他们扮演的角色和分派的资料,其中合理的是
A.严复——《海国图志》B.张謇——大生纱厂图片集
C.詹天佑——轮船招商局图片D.鲁迅——《文学改良刍议》
24.
下面的漫画形象地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这一变革的历史事件主要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5.
下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