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3题)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
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三段材料分别选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条约?三个条约分别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材料三中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哪一条?
(3)三个条约的签订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
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三段材料分别选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条约?三个条约分别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材料三中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哪一条?
(3)三个条约的签订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近代化进程中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中国没有走上富强道路,其破产标志是什么?
(2)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揭开这次政治变革序幕的是什么事情?
(3)图3孙中山提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这场革命取得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4)图4陈独秀提出救中国的两位“先生”是指? 由此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5)以上图文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图1反映了近代化进程中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中国没有走上富强道路,其破产标志是什么?
(2)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揭开这次政治变革序幕的是什么事情?
(3)图3孙中山提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这场革命取得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4)图4陈独秀提出救中国的两位“先生”是指? 由此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5)以上图文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
(2)该事件初期和后期参与者主力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运动中心地点又有什么变化?
(3)这次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4)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的什么精神?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
(2)该事件初期和后期参与者主力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运动中心地点又有什么变化?
(3)这次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4)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的什么精神?
3.选择题- (共24题)
9.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①③ | C.①③④② | D.④③②① |
10.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13.
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上书中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其中“拒和”指的是:( )
A.拒绝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 B.拒绝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 |
C.拒绝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 D.拒绝签订《辛丑条约》 |
14.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抗击侵略者;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视死如归,撞向日舰吉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士成血洒八里台。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史 | B.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
C.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 | D.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
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
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拜上帝教教义 | B.《劝世良言》 | C.《天朝田亩制度》 | D.《资政新篇》 |
21.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23.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2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甲2=3,S乙2=2.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blank#}1{#/blank#}(填“甲”或“乙”).
24.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2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甲2=3,S乙2=2.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blank#}1{#/blank#}(填“甲”或“乙”).
28.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在( )
A.训练和装备了新式军队 | B.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
C.主张“实业救国”道路 | D.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
4.单选题- (共1题)
33.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填空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