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部分学校(卧龙中学、肖港中学等)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11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下宫——人们的想象力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美国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实。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果子”指什么?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的西方工业。

材料二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曾国藩.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
(2)结合材料一,指出曾国藩主张并引进新式船炮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这段话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
3.
探究题
阅读历史数轴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阅读下面的历史数轴,回答相关问题。

重温历史
(1)近代史上的三大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凝聚斗志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哪些抗争?
情感升华
(3)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选择题(共23题)

4.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2)都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
(3)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4)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1)(2)(3)(4)B.(2)(3)(4)C.(1)(3)(4)D.(1)(2)(3)
5.
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代表人物”“重要事件”“历史文献”四项链接。下列各项属于“主要事件”链接的是(  )
A.鸦片战争B.洪秀全C.金田起义D.《天朝田亩制度》
6.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人工业文明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
A.AB.BC.CD.D
7.
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A.军事技术B.科技教育C.机器生产D.改革社会制度
8.
据载,军机大臣们在为光绪帝草拟批复新政建议的上谕中,往往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还有些守旧官僚,对于新政上谕或者说“看不懂”,或者说“没办过”,拒不执行。由此可见戊戌变法(  )
A.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C.受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9.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0.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⑤⑥
11.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D.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2.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香港岛B.广州
C.台湾D.库页岛
13.
下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形象代表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俄国D.日本
14.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15.
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进行反帝反封建侵略斗争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16.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7.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 ④吐故纳新

18.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   )
A.赔款白银二亿两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辟通商口岸
19.
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根据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
某校的历史专用教室中,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展版上展出下列一栏图片,据此可知这一栏目的标题应是( )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D.民权民生
21.
雷颐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下列说法能够验证此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推行了新文化运动
22.
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
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3.
洋务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制度
B.顽固派的阻挠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24.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5.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26.
洋务运动中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企业不包括()
A.汉阳铁厂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D.江南制造总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