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0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8

1.综合题(共4题)

1.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两例)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请举出一例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史实。
(4)作为青年学生,你从这些反抗的仁人志士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品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材料二:清政府......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1)材料一中马克思评价的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此条约中损害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款是什么?
(2)与材料二中内容相关的条约是什么?此条约中能反映列强侵略方式进入新阶段的条款是什么?
(3)材料三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条约?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过程。
3.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深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 “必先富而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摘录

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运动的救国主张是什么?
(2)材料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3)请列举材料二中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作简要评价。
4.
近代中国,每一个探索救亡图存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用生命唤醒东方睡狮的爱国志士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哪些内容最能够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哪些内容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戊戌六君子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给你什么有益启示?

2.选择题(共25题)

5.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6.
下列活动中,与洋务派无关的是(   )
A.改组军机处B.设立翻译馆C.筹建海军D.兴办新式学校
7.
1894年,甲午中日黄海大战的硝烟早已融入在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远。下列属于这一海战中的民族英雄是(   )
A.魏源B.邓世昌C.左宗棠D.林则徐
8.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纸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A.维新思想B.儒家思想C.近代科学D.法家思想
9.
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鼓励私人兴办企业
B.训练新式军队
C.裁撤冗官
D.开办新式学堂
10.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重大事件
相关史实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B.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
C.八国联军占领北京,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
D.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A   B.B    C.C    D.D
11.
我国开始建立近代化海军是在哪一时期(   )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
12.
1900年,在廊坊、杨村一带狙击从天津向北京进犯的八国联军的是
A.黄巾军B.三元里人民C.太平军D.义和团
13.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洋务派建立的第一个兵工厂,是曾国藩设立的
A.汉阳铁产
B.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江南制造总局
14.
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
B.张角
C.李自成
D.洪秀全
15.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
近代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鸦片战争后,最先和割占中国邻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日本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英国、法国
17.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天朝田亩制度》
18.
“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甲年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趁火打劫,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A. 100万平方千米 B. 80万平方千米
C. 150多万平方千米   D. 120多万平方千米
20.
下列历史情境与甲午中日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致远舰冲向敌舰B.旅顺惨案
C.签订《马关条约》D.美军杀害义和团战士
21.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  )
A.魏源B.林则徐
C.曾国藩D.左宗棠
22.
“今大皇帝 (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3.
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24.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键436 kJ/mol;F—F键153 kJ/mol;H—F键565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
19世纪末,一位诗人曾赋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的创作背景是
A.洋务运动破产B.《马关条约》签订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公车上书失败
26.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与这一规定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7.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䜣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A.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
28.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曾国藩
B.康有为
C.林则徐
D.洪秀全
29.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