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9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他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1)阅读材料,将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李鸿章实业活动的积极作用。
材料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9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他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1)阅读材料,将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李鸿章实业活动的积极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材料四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谁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领土有何规定?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3)材料三的情况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哪些探索活动?这些探索活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根据材料四,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哪些势力的挤压?
(5)回首中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你有何感悟?
材料一 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材料四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谁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领土有何规定?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3)材料三的情况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哪些探索活动?这些探索活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根据材料四,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哪些势力的挤压?
(5)回首中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你有何感悟?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材料三 图片

(1)材料一歌词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为什么说这场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场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3)材料三这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一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巴黎和会要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今天我们到各国使馆要求各国主持公道,务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材料三 图片

(1)材料一歌词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为什么说这场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场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3)材料三这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6题)
4.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 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 象出现有关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5.
在中国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进程,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库页岛被俄 国割占
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①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库页岛被俄 国割占
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A.③②①④ | B.④①③② | C.④③②① | D.①②③④ |
6.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①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7.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维新变法。”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
B.李辛 |
C.王平 |
D.赵洋 |
8.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⑥ | C.①④⑤⑥ | D.①②⑤⑥ |
9.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表述准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 |
B.天京事变标志着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 |
C.《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学习西方 |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12.
19世纪40年代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14.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
B.占领香港岛 |
C.割占台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
16.
19世纪60到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强兵富国的运动,关于该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17.
“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乃合十八省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该材料反映了
A.公车上书 | B.废除科举 | C.保路运动 | D.武昌起义 |
19.
1863年,李鸿章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吾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为此,李鸿章后来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
B.开平煤矿 |
C.湖北织布局 |
D.轮船招商局 |
22.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24.请把下列哺乳动物与它们相应的特点合理搭配起来:
鸭嘴兽{#blank#}1{#/blank#}A是善于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blank#}2{#/blank#}B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
袋鼠{#blank#}3{#/blank#}C是最古老的卵生哺乳动物
猩猩{#blank#}4{#/blank#}D是有育儿袋的哺乳动物
海豚{#blank#}5{#/blank#}E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
28.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