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建设之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综合实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2)中国人民“富起来”得益于哪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之路”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3)邓小平“建设之路”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邓小平”?
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5)通过以上材料及对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建设之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综合实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2)中国人民“富起来”得益于哪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之路”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3)邓小平“建设之路”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邓小平”?
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歌曲《春天的故事》
(4)歌词中的画了一个“圈”喻指什么?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喻指哪一件事?有何影响?(5)通过以上材料及对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6题)
2.
在复习党的重要会议这一专题时,小凌同学给“中共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均配了关键词,其中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星星之火、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
B.开天辟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
C.经济建设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
D.指明方向--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
3.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奋进的历史。如果要你把年代尺上①、②两个时期的信息补充完整,应该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B.中国近代史时期 中国现代史时期 |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新民主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6.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这些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士地所有制 |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C.为加快经济建设,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遵义会议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1.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 |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12.
某班板报出现了如下版块:“政治协商”“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C.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
14.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 B.赎买政策 | C.无偿没收 | D.廉价收购 |
15.
1949年1月,华北人民政府下属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叶剑英任市长。1949年9月27日,北平更名为北京,北平市人民政府遂更名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与这一改变相关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17.
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 B.二月抗争 | C.西藏和平解放 | D.红卫兵串联 |
18.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2.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联中,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24.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25.
2018年,国产大飞机C919有望实现“质”的突破,真正进入民航局进行适航认证的阶段。C919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标准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回顾历史,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
B.一五计划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改革开放初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