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在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辛,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深圳商报》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举出这些事件力图达到的主要目标。
(2)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中的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用。
──摘自《深圳商报》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举出这些事件力图达到的主要目标。
(2)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中的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用。
2.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1)中国各个阶段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根据时间提示请将①②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请写出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中主要侧重点学习西方的什么?为此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3)有人认为:“②处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
(4)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5)由此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1)中国各个阶段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根据时间提示请将①②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请写出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中主要侧重点学习西方的什么?为此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3)有人认为:“②处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
(4)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5)由此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选择题- (共42题)
5.
针对下表的贸易状况,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 )
年代 | 英输华货物总值(单位:万英镑) |
1837﹣1839 | 年均不足100 |
1845 | 约239 |
1846 | 约179 |
1854 | 约100 |
A.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 B.要求协定关税 | C.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 D.在中国开矿设厂 |
6.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场战争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C.揭开了中国被列强侵略的历史 |
D.从此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
7.
《马关条约》中( )条款的签订打开了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大门。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
C.开放沙市、重庆、杭州等为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8.
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处应填写
A.林则徐销烟 |
B.金田村起义 |
C.义和团运动 |
D.邓世昌殉国 |
9.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熏而锈迹斑斑的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这份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1.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 )
A.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 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A.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 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5.
洋务运动是中国人走强国之路的一次尝试,它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B.它使中国富强起来了 |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D.为中国近代企业培养了技术力量 |
16.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掀起了办报热潮。义和团运动之后,革命党人的报刊在内地有120多种。这些报刊的共同作用在于( )
A.促进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C.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 D.壮大了革命党人的力量 |
19.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康有为又几次上书光绪帝,陈述民族危机的严重和维新变法的重要。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令康有为等人筹划变法。由此可见戊戌变法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 B.民族危机的加剧 |
C.维新思想的传播 | D.“实业救国”的推动 |
2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社会习俗的变化 |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24.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标志是( )
①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④同意工人组织工会
①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④同意工人组织工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选择根据地,要在运动战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
B.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
D.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
29.
姜廷玉指出:“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做出重要贡献”,军校创建之初的地址位于( )
A.广州 | B.西安 | C.延安 | D.重庆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
A.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 B.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
C.1935年日军发动华北事变 | D.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
32.
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由此可见,台儿庄大捷的主要原因是
A.前方将士不怕牺牲 |
B.后方同胞大力支援 |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
D.蒋介石的正确领导 |
33.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昕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取得节节胜利 |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
D.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40.
孙中山主张革除清朝“老爷”“大人”之类的官场称呼,主要是因为它( )
A.不符合民主共和制度下人人平等的要求 | B.不能真实地反映官员的职务 |
C.不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 D.“先生”、“君”是我国固有的称呼 |
41.
1927年中国的工业品总产值是67.01亿元,至1936年增长到122.74亿元。交通方面,公路通车里程由北伐前的1千余公里增长到1935年底的9.6万公里;铁路由8千公里增长至1.3万公里。农业方面总的趋势是不断增产。以上发展成绩出现在( )
A.清政府时期 | B.北洋政府时期 | C.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42.
辛亥革命后就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然而人们至今还能看到小脚老太太。这说明( )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 B.辛亥革命的成果值得怀疑 |
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 D.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很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