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区第二初级中学等四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0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摘自北师大版八年级教材
材料三:八国联军侵满朝,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军,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对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写出与近代历史上北京被占领的两次战争名称。   
(4)综合三则材料分析近代中国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2.
材料论述题
“九十多年前,那是农历辛亥年,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894年,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前中共中央***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这场“革命”指____________革命。“先生”指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请你对“先生”在近代历史上的主要贡献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3.
八年级(1)班小史同学在研究第四单元时,收集了一则当时的时事报道,具体如下:
时   事   报   道
标题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
撰稿时间及作者
1917年6月,小历
内容
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专制独裁、迷信盲从、旧道德、旧文学
评价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这篇时事报道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4.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1)有人认为:请写出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是什么
(2)有人认为:“②处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
(3)请问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方式。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以上口号出自中国近代哪次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前期的运动主力是  ,运动中心在 ;后期运动主力是   ,运动中心在
(3)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这次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选择题(共29题)

6.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虎门战役B.廊坊狙击战C.威海卫战役D.黄海大战
7.
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
8.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9.
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该阅读的传记是(  )
A.林则徐B.邓世昌C.康有为D.孙中山
10.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11.
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1)俄国  (2)法国   (3)英国  (4)日本
A.(1)(2)(3)B.(1)(2)(4)
C.(1)(3)(4)D.(2)(3)(4)
12.
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 割地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13.
从“圆明园2010年罹难150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获悉,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将对园内的石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  )
A.英美联军B.八国联军C.德日联军D.英法联军
14.
初二(1)班的同学要举行一个《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的活动,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甲午海战D.收复新疆
15.
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19世纪70年代,覆没于19世纪90年代。要想了解北洋海军的兴衰史,寻访历史遗迹,可以去下列哪个地方(   )
A.广州虎门B.福建马尾C.天津大沽D.山东威海卫
16.
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8.
之所以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A.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进一步扩大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19.
如果让你担任记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时,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各国使馆林立B.某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
20.
公车上书的目的不包括(  )
A.推翻封建统治B.请求维新变法C.挽救民族危亡D.反对同日本议和
21.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就是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那么,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
22.
中国近代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
A.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洋务运动
C.鸦片战争D.五四运动
23.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国家是(    )
A.日本B.英国C.法国D.俄国
24.
下列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陈独秀B.胡适C.康有为D.鲁迅
25.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
A.自由.民主B.民主.科学C.自由.平等D.民主.富强
26.
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
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国闻报》
27.
***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么说是因为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B.汉阳铁厂C.福州船政局D.大生纱厂
28.
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9.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A.康有为
B.陈独秀
C.谭嗣同
D.梁启超
30.
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31.
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力量的阶级是(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地主阶级D.资产阶级
32.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33.
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4.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福州船政学堂B.时务学堂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