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 A ,另一个则叫做 B 。
材料三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这一史事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材料四


图(一)图(二)
(4)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两位人物身上具备哪一相同的精神品质?
材料一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天朝的崩溃》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次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 A ,另一个则叫做 B 。
——维克多·雨果
(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这次事件发生在哪场战争中?材料三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这一史事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材料四


图(一)图(二)
(4)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两位人物身上具备哪一相同的精神品质?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a)某条约签订场景 《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图(a)是哪一条约的签订场景?该条约中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是哪一条款?
(2)《天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举2例)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的条约是?该条约中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是哪一条款?
材料二 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
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3)材料二中的对话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该条约签订的时间?条约中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款?
(4)综合上述材料中提及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
材料一


图(a)某条约签订场景 《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图(a)是哪一条约的签订场景?该条约中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是哪一条款?
(2)《天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举2例)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的条约是?该条约中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是哪一条款?
材料二 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
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3)材料二中的对话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该条约签订的时间?条约中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款?
(4)综合上述材料中提及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
3.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进攻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材料二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大清皇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3)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举2例)他们的这次探索活动被称为什么?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4)材料一、二与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进攻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少数人觉悟”指哪一运动?此时觉悟的“少数人”为哪一派别?说说该运动的历史位?材料二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2)依据材料二,说说这场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其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采用了什么措施?举1例著名的工业企业。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大清皇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3)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举2例)他们的这次探索活动被称为什么?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4)材料一、二与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2.选择题- (共25题)
4.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中“李鸿章之识”指的是
A.剿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
B.力主预备立宪,实现政治改良 |
C.投身洋务运动,力求强兵富国 |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 |
6.
某初二同学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通过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条约名称 | 割占领土范围 | 割占领土面积 |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60多万平方千米 |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 约40万平方千米 |
A.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B.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7.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专题讨论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
B.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
C.英勇地反击了列强的武装干涉 |
D.《天朝田亩制度》具有进步性和空想性 |
9.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我们要考察太平天国的历史遗址,下列选项中首选的地点应为
A.北京 |
B.天津 |
C.南京 |
D.宁波 |
16.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 B.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
C.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 | 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 |
17.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并自嘲是“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技术 |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制度 |
D.清朝封建统治养兵练兵之法 |
18.
“(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材料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 )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西藏 |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 D.左宗棠在新疆设立了行省 |
2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日两国为帮凶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日两国为帮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2.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场战争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C.揭开了中国被列强侵略的历史 |
D.从此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
23.
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主要原因的讨论,以下原因中你认为哪一条最准确?
A.中国当时国力弱,落后于日本 |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
C.清朝军队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
D.清朝军队的军事装备落后 |
24.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左宗棠收复新疆 |
C.太平军抗击八国联军 |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