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9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8

1.判断题(共5题)

1.
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2.
天京事变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
3.
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5.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

2.综合题(共3题)

6.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英勇抗争,请根据材料写出两位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代表。
7.
八年级(8)班举行主题为“走向共和之路”的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构建共和)
材料一: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缔造共和)
材料二:下表是辛亥革命大事记。

(2)材料二表格中的A事件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维护共和)
(4)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针对“宋教仁案”和“袁世凯复辟”,孙中山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斗争?结果如何?
8.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自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写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材料中提到的人物除外,至少写2个)请举出当时兴办的主要近代企业。(至少2个)
(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选择题(共11题)

9.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C.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
D.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0.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11.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12.
2017年6月26日,南京市禁毒委在静海寺广场举行了禁毒主题雕像“林则徐像”揭幕仪式,以此弘扬哪一历史事件的斗争精神(   )
A.虎门销烟B.维新变法运动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
13.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
14.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盖印章的主人是( )
A.左宝贵B.叶志超C.邓世昌D.关天培
15.
使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利的是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二十一条”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7.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18.
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以宣传变法图强为主旨的是(   )
A.《申报》B.《民报》C.《南风报》D.《时务报》
19.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即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A.清华大学B.北洋水师学堂C.京师大学堂D.保定讲武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