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9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4

1.综合题(共3题)

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如表格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179万英镑
1846年
约239万英镑
 
(2)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3)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这次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4)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这次战争前后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5)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清末的改革。我始终觉得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清末面临的现代变革一直是非常被动的,你说不出哪个是它主动做的,都是在面临着巨大压力下,甚至付出巨大成本代价之后才做的。

——著名历史学者雷颐

材料二  “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
(1)结合近代化早期探索的相关内容,举两例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2)学习“新器物”和“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分别列举出两个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各一人。其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近代化早期探索的认识。
3.
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知图片获取信息)

(1)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它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向列强传达了什么信息?
(认识英雄积累知识)
(2)某班同学编写近代反侵略英雄的手抄报,某同学收集了如下三位人物图片,请帮他完成简介。
人物图片
 

 

 
英雄姓名
李秀成
邓世昌
陈化成
主要反侵略事迹
 
 
 
 
(3)在你的心中,还有哪些值得敬仰的英雄人物,请列举2人。
(感悟英雄学习精神)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丁汝昌:“余绝不弃报国之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4)读了这些言论,你认为他们身上有什么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选择题(共29题)

4.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力量强大,阻挠变法
B.光绪帝的软弱
C.外国势力的干涉
D.维新派力量弱小
5.
2014年3月11日,一部名叫《钓鱼岛真相》的美国纪录片在洛杉矶上映。制片人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几个世纪前就是。”近代日本通过哪一次侵略战争割占钓鱼岛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6.
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该事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7.
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主要有
①抢夺利权
②强租海港
③划分“势力范围”
④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请问,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9.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屡战屡败,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大
B.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C.清政府战和不定,妥协退让
D.清朝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操练不勤
10.
根据“虎门销烟”“黄海战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视频材料,我们可拟定的学习主题
A.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C.中国近代化探索
D.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
1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第一场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B.为了富国强兵
C.为了发展近代工业
D.为了培养人才
12.
戊戌变法内容中,最能说明这次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裁撤绿营,精练陆军
D.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13.
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创办强学会
C.创办《万国公报》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4.
《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内容是
A.赔偿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开辟内河新航运
15.
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虎门条约》
16.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耻辱史,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17.
在中国近代史,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俄国
B.英国、日本
C.俄国、英国
D.俄国、日本
18.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条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9.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发动的目的是
A.为称霸世界
B.为征服中国
C.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0.
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杨秀清
D.石达开
21.
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22.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3.
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
A.建立政权
B.有组织
C.反侵略
D.建立军队
24.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
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之战D.威海卫战役
25.
《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富要收归国库;《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26.
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
27.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28.
以下是某历史专题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个主题是(   )
时间
具体内容
1860年10月5日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
1860年10月6日
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
1860年10月7日
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
1860年10月18日
英军一意孤行,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
 
A.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B.咸韦帝的逃跑
C.圆明园的浩劫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29.
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①辽东半岛    ②澎湖列岛   ③香港岛   ④台湾及附属岛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0.
1866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1867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上述材料反映洋务运动的内容是(  )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D.筹建海军
31.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32.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
A.宣传马克思主义B.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