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情景再现: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 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式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式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过程。
材料三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 “革命军队”的创建和哪一次事件密切相关?
(3)材料三中“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过程。
材料三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 “革命军队”的创建和哪一次事件密切相关?
(3)材料三中“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2.选择题- (共15题)
5.
鸦片战争击碎了清王朝“天朝大国”的美梦,也宣告漫长的中国古代史的终结,中国由此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 B.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
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mì | qī | cù | fù |
静{#blank#}1{#/blank#} | {#blank#}2{#/blank#}斜 | 花团锦{#blank#}3{#/blank#} | 翻来{#blank#}4{#/blank#}去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应和 | 着落 | 咄咄逼人 | 人迹罕至 |
10.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mì | qī | cù | fù |
静{#blank#}1{#/blank#} | {#blank#}2{#/blank#}斜 | 花团锦{#blank#}3{#/blank#} | 翻来{#blank#}4{#/blank#}去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应和 | 着落 | 咄咄逼人 | 人迹罕至 |
11.
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的成立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
13.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82周年,某旅行社计划组织“沿着中央红军步伐重走长征路”红色旅行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符合史实的线路( )
①瑞金
②遵义
③赤水河
④泸定桥
⑤会宁
⑥吴起镇
①瑞金
②遵义
③赤水河
④泸定桥
⑤会宁
⑥吴起镇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⑥⑤ | C.③④⑥①②⑤ | D.②③④⑥⑤① |
17.
一位老八路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了,想哭……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
A.1945年8月5日 | B.1945年8月15日 |
C.1945年9月2日 | D.1945年9月9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