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9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4

1.综合题(共3题)

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观察红军长征路线图,写出A、B两处分别代表的军事行动名称。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
(3)图中发生在1936年10月的大会师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4)根据图中的内容,概括红军长征的特点。
(5)长征永远在路上。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哪些伟大的长征精神。
2.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转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

(1)上述三枚邮票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中日战争史上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

——据张殿青《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材料三 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以气壮山河的意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赢得了胜利……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汇聚成正义的洪流……相互借力给力,同仇敌忾,击败了日本、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侵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证明任何损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为最终都是要失败的……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09月01日07版)

(3)结合材料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须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作答)
(4)综上所述,你有哪些感想?
3.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史,在探索中总结,在探索中前进。孟老师以“探索与发展”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思维导图——说明历史特征)
(1)根据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信息,填写与序号①②③④相对应的内容,并说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基本特征。

任务二(阶段划分——阐述历史信息)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开天辟地”“霹雳暴动”“灯塔指引”相对应事件的名称。并结合史实说明在从①到②过程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任务三(图片解读——评价历史人物)
(3)在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独立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评述。

任务四(归纳总结——收获历史感悟)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或启示?

2.选择题(共16题)

4.
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图二是近代中国人在南京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图四是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
5.
19世纪末,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创办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规模逐渐扩大,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此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国际环境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
③实业家精神
④市场、原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人物的发型
②饮食的方式
③照明手段
④墙上画作的风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
文艺作品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体现了时代精神。下列作品中哪些是反映抗战精神的作品
①《愚公移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黄河大合唱》
④《狂人日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晚清文学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反对侵略,改变政治面貌,渴望人才辈出的思想感情。2019年猪年是又一个“己亥”年,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纪年方法呢?
A.年号纪年法
B.生肖纪念法
C.干支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
9.
从漫画的视角对某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现象等进行思考,可以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如图漫画反映的中国近代化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0.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称太平天国运动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下列能体现马克思观点的是
A.《劝世良言》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天朝田亩制度》
11.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复辟帝制的美梦,采取了哪些手段
①刺杀宋教仁
②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③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④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
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3.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4.
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5.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16.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17.
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A.美国B.德国C.英国D.日本
18.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二十三日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19.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