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现代人的眼里,西方来使最初提出的要求按照西方的标准衡量谈不上蛮横无理。自由贸易,正常外交往来以及设立驻外使馆等目标不会触动现代人的敏感神经,而且是惯常的外交方式。然而中英两国最终爆发冲突的导因,却是西方侵扰中国的一个更为可耻的因素:要求不受限制地向中国输出鸦片。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中英两国最终爆发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 在现代人的眼里,西方来使最初提出的要求按照西方的标准衡量谈不上蛮横无理。自由贸易,正常外交往来以及设立驻外使馆等目标不会触动现代人的敏感神经,而且是惯常的外交方式。然而中英两国最终爆发冲突的导因,却是西方侵扰中国的一个更为可耻的因素:要求不受限制地向中国输出鸦片。
——《论中国》(基辛格)
(1)据材料,指出西方人的最初要求是什么?(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中英两国最终爆发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只需几只三桅战舰就能够摧毁它的整个海防。
(2)有人说:“鸦片战争实质上是先进制度与落后制度的对抗。"请问: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的社会制度有何不同?
(3)综合材料一、二,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其主题?
材料一:
国家 | 时间 | 人口 | 生产方式 | 经济总量占世界位次 |
中国 | 1820 | 3.8亿 | 手工生产、牛耕 | 第一 |
英国 | 1820 | 几千万 | 机器生产 | 第四 |
材料二:“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只需几只三桅战舰就能够摧毁它的整个海防。
——英国人马戛尔尼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英两国在经济(或生产方式上)的差异?(2)有人说:“鸦片战争实质上是先进制度与落后制度的对抗。"请问: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的社会制度有何不同?
(3)综合材料一、二,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其主题?
2.选择题- (共31题)
7.
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治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中国军民则包围广州城外英商住处。事后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要求派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与中国政府交涉",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由此可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拒绝与英国直接接洽 |
B.英国兵舰有足够的能力进犯中国 |
C.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 |
D.清政府釆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 |
12.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材料中马克思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中国的动机 |
B.西方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
C.要理性分析中西方社会的差距 |
D.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13.
在谈到一位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皇帝”是指
A.咸丰 |
B.道光 |
C.光绪 |
D.宣统 |
14.
在晚清时期,民不聊生,生灵涂炭,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人民更加雪上加霜,人民亟需一种新的力量给他们带来新的生活希望,甚至愿意把中国的古文化与西方基督教相杂糅,形成一种怪胎,并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此“运动”是指
A.义和团运动 |
B.定都天京 |
C.辛亥革命 |
D.太平天国运动 |
15.
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
B.《望厦条约》 |
C.《黄埔条约》 |
D.《尼布楚条约》 |
17.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A.棉纺织品 | B.机器 |
C.鸦片 | D.枪炮 |
18.
(□□□□)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将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交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口口口口”应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9.
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学试。材料评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戊戊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20.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 B.甲午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21.
台北故宫曾经展出过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正本,下列不属于该条约的条款是( )
A.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作为赔偿军费 |
B.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据守主掌 |
C.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
D.恩准英国人民……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贸易通商无碍 |
22.
《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富要收归国库;《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
24.
以下是某历史专题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个主题是( )
时间 | 具体内容 |
1860年10月5日 |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 |
1860年10月6日 | 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 |
1860年10月7日 | 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 |
1860年10月18日 | 英军一意孤行,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 |
A.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 | B.咸韦帝的逃跑 |
C.圆明园的浩劫 |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
25.
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在《香港史》中写道:“(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下列属于林则徐“付诸行动”的是( )
①缉拿烟贩 ②禁止中英贸易 ③率军坚守定海 ④虎门销烟
①缉拿烟贩 ②禁止中英贸易 ③率军坚守定海 ④虎门销烟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26.
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在信中,雨果谴责的是( )
A.英国殖民者 | B.英法联军 |
C.沙俄侵略军 | D.八国联军 |
27.
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9.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 B.林则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30.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 B.战备不足 |
C.清政府妥协退让 | D.封建制度腐朽 |
32.“移动互联网+手机支付+自行车租赁”催生了共享单车这一崭新的行业,共享单车正成为经济生活的一抹亮色,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彩虹般的色彩装点了街巷。共享单车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方式,与城市公交和地铁共同构成了绿色、便利的交通网络。关于共享单车,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在使用过程中,自行车与手机是互补品
②凭借信用分可以免押金租用,说明诚信能降低企业成本
③减轻了高峰期公交系统的压力,表明其对公交车、地铁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④其发展为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大量订单,这反映了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