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列举题- (共2题)
3.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侵略与抗争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材料四:“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大作家雨果
(1)材料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名称是什么?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2)材料二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5)1840~1901年,中国军民在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涌现出来许多民族英雄,请你至少列出其中的两位。
(6)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一: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材料三:2011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45周年,同时也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请回答:(1)材料一图片,反映近代向西方学习技术的什么事件?这一运动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揭开材料二历史事件的序幕是什么?代表人物有谁?(举出其中一位)
(3)材料三中这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伟大的历史功绩?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材料一:“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材料二:“现在日本在巴黎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出行到各国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主持公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歌词讲到了中国历史上“五四运动“,这次运动爆发于何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前期中心在哪?后期中心转移到哪?前期主力是谁?后期主力是谁?
(3)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该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五四学生表现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次运动中所体现的精神一直为后人传颂和颂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你准备如何弘扬这一精神?

请问:(1)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指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次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哪?
(2)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这次会议谁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3)这次会议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共产党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4.连线题- (共1题)
5.选择题- (共40题)
A.五四运动 武昌起义 | B.新文化运动 武昌起义 |
C.中共一大 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B.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
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A.1915年 | B.1916 年 | C.1917 年 | D.1918 年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得到巨额赔款 |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
A.西安 | B.永安 | C.南京 | D.安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④①② |
D.④②③① |
A.《尼布楚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1911 |
B.1913 |
C.1912 |
D.1927 |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
C.鲁迅的《狂人日记》 |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列举题:(2道)
综合题:(4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4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