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龙泉北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期中训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9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材料二 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900年春,西方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组成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8月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西逃。 
——八上课本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签订了什么条约?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见下图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其中美国提出什么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材料四

(3)材料四和上一问所说的条约有何关系?材料四的事件有什么影响?
3.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了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2.选择题(共22题)

4.
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B.抵抗外来侵略C.发展民族工业D.镇压人民革命
5.
“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严复《原强》:“往者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其中剪我最亲之藩属的战役是指:
A.黄海战役B.辽东半岛战役C.平壤战役D.威海卫战役
7.
禁毒知识:6月27日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日”。林则徐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禁毒第一人”,他在广东虎门销毁的毒品是(  )
A.摇头丸B.冰毒C.鸦片D.可卡因
8.
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能够证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严重破坏中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证据是(  )
A.
B.
C.
D.
9.
英国的商船和军舰开到了湖北武汉,你认为是和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
10.
太平天国的领袖和都城分别是:(   )
A.石达开 西安B.朱元璋 南京C.洪秀全 天京D.杨秀清 金田
11.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前者是不可能实现的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1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
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赔款2100万元
D.领事裁判权
13.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We arrived at the park in early morning.(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you{#blank#}3{#/blank#}at the park?

15.
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
A.资本主义B.封建制度
C.封建帝制D.帝国主义
16.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A.《民报》B.《申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
17.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9.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20.
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21.
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D.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
22.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23.
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战争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黎元洪B.蔡锷C.李烈钧D.唐继尧
24.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思想
25.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26日,上海2万多学生罢课。”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