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阅读下表内容并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都发生于19世纪中期。____
(2)这两次战争的发动者都是英国和法国。_____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北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____
(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____
战争 | 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发动战争的国家 | 英国 | 英国、法国 |
发动战争的目的 | 打开中国的大门,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 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
主要影响 |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都发生于19世纪中期。____
(2)这两次战争的发动者都是英国和法国。_____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北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____
(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材料一:l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条约”指哪一个?割让了哪块土地?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材料二:“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条约”指哪一个?割让了哪块土地?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3.
阅读下列图片后回到问题。(7分)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分)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分)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
3.选择题- (共10题)
5.
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A.中俄《瑷珲条约》 | B.中俄《改订条约》 |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D.中俄《北京条约》 |
6.
2005年,有关部门在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水渗漏薄膜,由于这一做法可能对圆明园的生态环境有影响,从而在一片反对声中下马,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主要是因为( )
A.这项工程投资太大 | B.圆明园承载着中国近代沧桑历史的回忆 |
C.防渗漏薄膜质量不过关 | D.这项工程影响有没有的旅游收入 |
8.
近年来,围绕南海主权和权益之争的南海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 B.甲午战争时期 | C.洋务运动 | D.北伐战争时期 |
9.
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 B.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
C.资产阶级太软弱 | 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
12.
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
4.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