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新疆沙雅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89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7

1.判断题(共5题)

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北京条约》。
错误: 订正:
2.
法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    
错误: 订正:
3.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梁启超。   
错误: 订正:
4.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指的是袁世凯。  
错误: 订正:
5.
1905年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提出三民主义。     
错误:  订正:

2.综合题(共2题)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无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吴玉章老人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到:“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什么条约的内容?是与哪一个国家哪一年签订的?
(2)材料二中 “亡国条约”指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在什么战争中签订的条约?
(3)当“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正在参加会试的举人们采取了什么行动?有什么作用?请任意列举一个领导人物。
(4)材料三中的内容是那个条约?签订的时间是哪一年?
7.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过程
事件
阶级
代表人物
口号(主张)
军事器物

封建地主阶级
洋务派
李鸿章
自强求富
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改革派)

变法图强

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2)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变化?
(3)这个学习西方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特点?

3.选择题(共20题)

8.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时务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宣布变法
9.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是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
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
10.
1900年,在京津地区他们打出“扶清灭洋”旗帜,掀起一场反帝斗争风暴。这场风暴是指(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来科、
11.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反抗外来侵略酌光辉历程。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
12.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B.拆毁大沽炮台
C.赔款4.5亿两白银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3.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反传教运动D.义和团运动
14.
下列国家中没有参加八国联军的是(   )
A.日本B.澳大利亚C.意大利D.英国
15.
1895年,有人写了这样的对联“台湾今日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是指哪次外国侵华战争后对朝廷的控诉?(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被迫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是列强摧残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与它相关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
“大清还是那个大清,朝廷木偶洋人牵”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9.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迫切需要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20.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请写出这位英雄的名字(   )
A.林则徐B.关天培C.丁汝昌D.邓世昌
21.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公车上书”、“康有为”、“光绪帝”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科举制度废除B.创办海军C.戊戌变法D.福州船政局创办
22.
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的内容的是(   )
A.训练新式军队B.开办新式学校C.废除科举制度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23.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十四年按公元纪年应该是(  )
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
24.
北洋政府时期发生的“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  )
A.“宋案”B.护国战争C.袁世凯复辟帝制D.国民党力量涣散
25.
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发生地,他们应该去(   )
A.北京B.武昌C.上海D.长沙
26.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7.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