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十二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8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秋收起义后,***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军事以及组织上的错误路线,***的正确军事主张被得以肯定,这次会议是党第一次根据实际具体情况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身问题,此后,中共逐渐成熟起来

——郑广谨等著《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四: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走这条道路?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这次会议的意义。
(4)分析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哪次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这次大会上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2.
近代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活与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外来文化传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出现很多实业家其中最负盛名的状元实业家是?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缓慢,充满了内忧外患,请列举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列举一项即可)
(3)北京大学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据历史记载,北京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期创办的一所高等学府,这所高等学府的名称是?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5)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这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成为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该小说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6)在今天,电影已经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电影事业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3.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血泪史,更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奋斗史。
(1)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是由于它在技术方面第一次向西方学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请分别列举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所创办的工业各一例。
(2)清朝末年,有识之士为推翻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而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是?
(3)“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军目标,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事件是?
(4)抗战时期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5)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经过重庆谈判签订的重要文件是?
(6)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得胜利与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请你说出共产党为什么会得到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
(7)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材料三:四点五亿,是个意为深长的数字,根本就没有经过核算,纯粹就是对国人的有意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分析材料一,在这次战争是指哪场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订的那样苛刻”指该条约中的某项内容改变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具体哪项内容?该条约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3)有人说材料三所指条约的签订使得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请你说明哪项内容最能印证这个观点?
(4)综合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三则材料体现出晚清时期中国历史怎样的发展过程?
(5)材料四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选择题(共31题)

5.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6.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7.
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A.代表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8.
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三年多时间里,就使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被招商局兼并”。这说明洋务运动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地位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9.
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下面对其陈述不正确的是
A.背景:列强疯狂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发展到了京津地区
C.影响: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损害了帝国主义的利益
D.结果: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
10.
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防止临时大总统专权是本法应有之意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C.帝国主义分而治之政策
D.护国运动
1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并不足以革新国家,……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变革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你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
③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3.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A.新文化运动
B.民族解放运动
C.无产阶级革命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4.
***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四渡赤水
②强渡大渡河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突破湘江
⑥强渡乌江
A.⑥①⑤②③④
B.⑤①⑥②④③
C.⑥①⑤②④③
D.⑤⑥①②④③
15.
以下是战役能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军进攻进行了积极抵抗的有
①辽沈会战
②淞沪会战
③武汉会战
④长沙会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
晚清时期,“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的历史人物是
A.张之洞
B.曾国藩
C.左宗棠
D.袁世凯
17.
有关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发动金田起义
C.定都天京
D.提出《资政新篇》
19.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2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20.
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领导抵抗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21.
张华同学在整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之后,得出的结论其中有错误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B.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唯一方式是发动侵略战争
C.清政府一步步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从未停止
22.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23.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4.
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训练新式军队
D.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
2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6.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是
A.要均分地主土地
B.要反对外国侵略
C.要自强、求富
D.要实行三民主义
27.﹣2017的相反数是(   )
28.﹣2017的相反数是(   )
29.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
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30.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31.
下列符合下面材料中“基本任务”的军事行动是(    )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达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1947年)
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解放北平D.解放南京
32.
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33.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常德细菌战
34.It' s hot (热的), so I don't n{#blank#}1{#/blank#}the jacket.
35.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