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86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
 
(2)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3)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请问这三条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四: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5)根据材料四,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5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5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5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4年3月3日在国会突然表示,将继承向被日本侵略国家和殖民国家谢罪的“村山谈话”。他称,“我国(日本)曾给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害和痛苦。关于此认识,我将继承历代内阁的立场”。他还强调,“安倍内阁从未否定过日本侵略和殖民地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75年前”、“155年前”、“115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2)在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中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中通商口岸的开放与以往比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其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22题)

3.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 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变法维新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4.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5.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D.中日《马关条约》
6.
参观这一遗址(见下图)后,你最大的感想是( )

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祸首
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 ④袁世凯早该被打倒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7.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河
8.
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宣传“拒绝毒品,关爱生命”。早在19世纪上半期,中国人民就有了瞩目世界的禁毒之举。领导这次“禁毒之举”是(   )
A.林则徐B.左宗棠
C.邓世昌D.孙中山
9.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
小明到北京看到圆明园残迹,心里顿生怒火。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者是( )
A.英法联军B.英国军队C.八国联军D.法国军队
11.
近代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利益。其中《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赔款的数额
B.割地的面积
C.开放的口岸
D.开设工厂的特权
12.
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瑷珲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13.
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
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5.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设通商口岸 D. 协定关税
16.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7.
以“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改革”为题撰写小论文,不合适选取的材料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18.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对于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第一期B.维新变法——第二期
C.辛亥革命——第三期D.新文化运动——第三期
19.
下列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青年》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戊戌六君子
④孙中山总统府办公处。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20.
下面是802班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举办的图片展中的3张图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2.
下图是民国时期使用的钱币,它应该发行于()
A.公元23年B.公元1923年
C.公元1933年D.公元1934年
23.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24.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