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86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9

1.综合题(共4题)

1.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日甲午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________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________
(3)使华北基本解放的战役——________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___
(5)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________
(6)三民主义的内容——________
2.
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此图反映的是列强集体亮相后,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场景

(1)请说出此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并写出强迫清政府签订此条约的国家两例。
(2)此条约哪项具体内容最能够反映出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此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回答问题: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分别与什么战争有关?
(2)与材料一相关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有哪些?
(3)材料二中哪一条款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4)材料三中的条约内容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材料三中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6)这些侵华战争的最终结果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结合材料三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你什么启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叶圣陶·日记
材料二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叶圣陶的日记,这则日记最可能记于哪一年?与这则日记相关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万恶政府”叫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这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3)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你认为说辛亥革命是个“飞跃”的理由有哪些?

2.选择题(共18题)

5.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华民国的建立
6.
“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广州等城市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什么条约中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
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是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它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领导这一运动的民族英雄是
A.陈化成
B.关天培
C.林则徐
D.琦善
10.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西征获胜
11.
近代历史学者蒋廷黻在谈到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说:“条款虽很多…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材料中的“为福”是指这些条约的签订(  )
A.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
C.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D.加快了中国融人世界市场的进程
12.
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最早事件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军制造屠杀惨案
D.蒋家王朝覆灭
13.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A.1856年
B.1854年
C.1860年
D.1855年
14.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15.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
下列属于洋务派在后期开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B.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
17.
袁世凯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北洋军阀是( )
A.直系冯国璋B.皖系段祺瑞C.奉系张作霖D.桂系
18.
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19.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与上述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1.
一位(近代)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理,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该人士描述的“某运动”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2.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历程。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的召开D.中共七大的召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