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你认为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割地求和”指的是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答应割让了中国哪些地方给日本?
(3)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你认为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割地求和”指的是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答应割让了中国哪些地方给日本?
(3)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口号出自哪次运动?
(2)请举出材料中所说的“国贼”一人。
(3)上述口号反映了此次运动的性质如何?
(4)上述三句口号中哪句最能体现其性质?(从材料中找出)
(5)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运动中的一种什么精神?
请回答:
(1)上述口号出自哪次运动?
(2)请举出材料中所说的“国贼”一人。
(3)上述口号反映了此次运动的性质如何?
(4)上述三句口号中哪句最能体现其性质?(从材料中找出)
(5)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运动中的一种什么精神?
3.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朱毛合”分别指谁?
(3)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
材料二 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朱毛合”分别指谁?
(3)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
2.选择题- (共37题)
7.
李大钊在《脚明园故址》中写道:“则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幼”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8.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11.
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关天培坚守虎门
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
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①关天培坚守虎门
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
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A.①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④ |
15.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 B.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
C.开放通商口岸 |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
抓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赔款、拆毁、划定、严禁”四个词来帮助记忆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24.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
25.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发端,其意义在于( )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 |
31.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
32.
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传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传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34.如图为一闸刀开关,标出的7个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两个部分是胶盖和{#blank#}1{#/blank#},熔丝的作用是当电路发生短路或{#blank#}2{#/blank#}情况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电路作用.
35.如图为一闸刀开关,标出的7个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两个部分是胶盖和{#blank#}1{#/blank#},熔丝的作用是当电路发生短路或{#blank#}2{#/blank#}情况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电路作用.
38.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